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為抵擋新冠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啟動學校停課不停學的措施,讓學生在家學習;許多企業也改採居家辦公,建議民眾也減少外出,所以宅在家成為多數人時下現況,根據專家指出,除了年齡、潛伏疾病外,肥胖也增加了重症風險,國民健康署提醒,這段時間除了注意個人衛生習慣,也可透過聰明飲食,不讓體重太失控,防疫又健身。
長時間不出門,很多人會靠吃打發時間,尤其在疫情當下,更利用吃來穩定情緒,導致3餐不規律,作息混亂,體重直線上升。但其實宅在家是調整飲食的好時機,掌握以下原則,讓你宅而不胖。
▸用餐時先喝湯再吃菜:湯建議以清湯為主,避免勾芡或濃湯,並將超過半碗份量的蔬菜夾到碗中,其中至少有1道是深綠色蔬菜,建立吃足蔬菜的好習慣。
▸菜肉相伴取代大肉塊:家中備餐或點購外賣時,可選擇如番茄炒蛋、芥藍肉絲、豆干芹菜等菜色,避免單點控肉、排骨等大塊肉類。
▸善用低油烹調方法:多選擇蒸、煮、烤、微波等低油烹調法,取代油炸、煎等高熱量方法。
▸用蔬果取代零食:可準備一些方便食用的蔬果,如小黃瓜、大番茄、蘋果、香蕉等,於餐間肚子餓時,即可取用,不但有助於達到1天應攝取的建議量,更可取代吃零食的習慣。
▸點心與家人一起分享:大多數的零食點心都隱藏了高鹽、高熱量、高脂肪最好能與家(他)人分享,或是先以小包裝方式分裝,每次適量取用。
▸養成每天量體重習慣:只要體重有上升趨勢,就提醒大家要調整飲食,維持良好運動習慣。
鼓勵大家不妨在居家防疫期間,訂出生活作息規劃,均衡攝取各類食物、搭配規律運動及充足睡眠,即使宅在家一樣可以健康又享「瘦」。
更多NOW健康報導
▸眩暈時不時發作 老年人、停經婦女2大高風險群要注意
▸肝癌5大高風險族群莫輕忽 提高篩檢頻率助肝癌早發現
延伸閱讀
-
本土+85720!今年累計確診案例破百萬 死亡暴增431人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46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0)日宣布新增85,720例本土個案,41例境外移入,49例死亡個案。今年本土累計確診案例突破1百萬,累計死亡為431人,死亡率0.04%。 -
美研究發現:50歲以上確診者 恐增加罹患帶狀皰疹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284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目前確診者雖都是輕症居多,根據《開放論壇傳染病雜誌》(Open Forum Infectious Diseases)刊載的研究顯示,美國有研究員發現,50歲以上的染疫患者似乎會增加罹患帶狀皰疹的風險。 -
國外「兒童急性肝炎」悄悄蔓延 可能與新冠肺炎有關?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48在國內受到新冠本土病例直擊的時刻,世界各地頻傳不明原因之兒童急性肝炎。最新研究顯示,這些病例與新冠肺炎有關。到5月3日,英國有163例符合不明兒童肝炎定義的病例,有醫師認為,這波肝炎多發生在10歲以下兒童,可能與腺病毒41型有關。 -
本土+85310!死亡+41例 最年輕僅2歲染疫併急性腦炎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87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8)日宣布新增85,310例本土個案,46例境外移入,41例死亡個案。 -
第4劑如何選?哪些族群優先? 這品牌疫苗網友最熱議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393近日疫情指揮中心宣布開放第4劑疫苗施打,關於疫苗廠牌、優先接種族群、預約施打等相關問題,引起大眾熱烈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