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人員發現,接觸二手菸的人罹患口腔癌的風險高出51%。(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最近1項新的分析發現,如果你與吸菸者生活在一起,呼吸到他們的菸會使你罹患口腔癌的風險增加50%以上,研究結果在線上發表,並刊登於《Tobacco Control》(菸害防制)。
英國的研究作者說,這些發現也表示,想防止人們接觸二手菸,需要採取更有效的措施。研究團隊分析來自亞洲、歐洲、北美和拉丁美洲的5項研究,對象將近7,000人,當中有3,400多人接觸了二手菸。
研究人員發現,接觸二手菸的人罹患口腔癌的風險高出51%。接觸10到15年以上的風險,比未接觸二手菸的人增加了2倍以上。
倫敦國王學院和倫敦世衛組織口腔癌合作中心的口腔醫學教授Saman Warnakulasuriya表示,這項研究支持了暴露於二手菸環境與口腔癌之間的關聯。此外,二手菸暴露時間(超過10至15年)的分析,同樣進一步支持了因果推測。
全世界每年新增近448,000口腔癌病例,並造成228,000餘例死亡。主要幾項危險因素包括吸菸、無煙菸品、酒精和嚼檳榔。眾所周知吸菸會導致口腔癌,但尚未釐清二手菸煙是否也會引起口腔癌,因此,透過這項研究給予警示。
編輯:陳盈臻
更多NOW健康報導
▸死亡病患詳細資訊:最新!台灣新冠肺炎 死亡案例事件簿
▸「疾管家」開啟實聯制功能 掃描QR Code足跡全都錄
延伸閱讀
-
吸菸與已戒菸者移除口服藥適用者 新增孕婦與產後婦女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46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3)日宣布抗病毒口服藥物Paxlovid的適用條件略有調整,即日起移除「吸菸或已戒菸者」 -
口腔癌及頭頸癌治療副作用令癌友恐懼 中醫提供新選擇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577曾收治多名頭頸部癌症患者的中醫師莊振杉表示,頭頸部癌症如:口腔癌、鼻咽癌、口咽癌、下咽癌、喉癌等,是根據其原發部位命名,大多數病理表現以鱗狀上皮細胞癌為主,約佔85%至95%。 -
定期運動可以防止記憶力下降 這有氧運動最容易被低估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098研究的主要作者Kenneth P. Dietrich 藝術與科學學院的臨床與生物健康心理學博士生Sarah Aghjayan表示,從研究來看,每周運動大約3次,持續至少4個月,就可以得到情節記憶能力的好處。 -
Omicron只是小感冒不用怕? 感染後恐出現永久性疾病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605世界衛生組織的Maria Van Kerkhove表示,任何的長期影響通常會在最初感染症狀消失後90天左右出現。整體來說,從一些估計中發現,通常有超過3分之1的 COVID-19患者會出現一些長期COVID症狀,包括:疲勞、腦霧、呼吸急促、焦慮和其他問題。如果因為COVID-19而住院的患者,則更有可能出現永久性的疾病,而且別以為輕症沒關係,研究顯示,即使在輕微感染後也可能發生這種情況。 -
智齒不拔沒關係?有3%轉為囊腫 嚴重恐惡化成口腔癌
癌症新知 / 口腔癌1922長歪的智齒不具功能,且因位置的關係不易清潔,容易引發蛀牙、牙齦發炎、牙周病、蜂窩性組織炎等問題,甚至還會連帶危害周邊牙齒的健康機率高達81%以上,即便是沒有長歪的智齒,若無對應咬合的牙齒,也可能因過度萌發影響咬合,或是反覆刮傷周圍的口腔黏膜,長期下來容易造成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