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背痛採民俗療法 65歲婦人脊椎受感染險下肢癱瘓

2944
王詩茜 報導
65歲婦人長期背痛採民俗療法 脊椎受感染險下肢癱瘓
▲腰肌膿瘍為1種罕見的後腹腔感染,其膿瘍侵犯脊椎,若放任不管,嚴重恐致下肢癱瘓,甚至併發敗血症,危及生命。(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65歲的周太太因長期受下背痛所擾,尋求各式民俗療法;日前,周太太下背出現前所未有的劇痛,幾近暈厥,家人緊急將她送至台北慈濟醫院。急診醫師經初步檢查發現,周太太血液中白血球含量高達正常值兩倍、小便中白血球含量也偏高,且併有微燒,懷疑是泌尿道感染,收治腎臟內科。


腎臟內科洪思群主任為周太太安排磁共振做進一步檢查,最終診斷為「腰肌膿瘍」,且膿瘍侵犯脊椎,若放任不管,嚴重恐致下肢癱瘓,甚至併發敗血症,危及生命。在腎臟內科、感染科與神經外科,跨團隊合作下,周女士接受清創手術,術後,持續服用抗生素,逐漸恢復健康。


腰肌膿瘍為1種罕見的後腹腔感染,好發於糖尿病、腎臟病等抵抗力較差者。臨床症狀包括:下背痛、發燒、排尿困難等,由於發生率不高、症狀缺乏特異性,常與其他疾病混淆,須仰賴醫師經驗與臨床敏銳,以及適當使用影像學檢查,才能早期診斷。


▲黃色箭頭為左側腰肌膿瘍處。(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民俗療法緩背痛引起感染 嚴重恐致敗血症命危


經問診得知,周太太因椎間盤滑脫,長期受腰痛所擾,卻沒有循正規醫療;而是嘗試各種民俗療法緩和不適。洪思群主任推測,可能在民俗療法的治療過程中,有些針具或侵入性醫材未消毒完全,造成局部感染,進而引發菌血,細菌經血液侵犯腰肌,才會生成膿瘍。


洪思群說明,腰肌膿瘍依感染途徑分為血行性及周邊組織感染擴散兩種;不同感染途徑,致病菌種也會有所不同,透過血液培養,能針對不同菌種選用抗生素,達到最適切的治療。在治療上,以膿瘍引流搭配抗生素使用為主;然而,考量周太太的膿瘍未完全成形,不適合引流,感染範圍又擴及脊椎;若不處置,可能造成椎間盤及脊椎骨,因感染整個化膿爛掉,造成下肢癱瘓,甚至引發敗血症,導致性命存危。


醫療團隊最終決定以微創手術進行清創,並連帶處理周太太椎間盤患部,術後持續施予抗生素治療,並定期回診追蹤。洪思群主任指出,腰積膿瘍為感染症,需持續服用抗生素,直至影像檢查完全看不到化膿,治療才算結束。


洪思群提醒民眾,下背痛,可輕可重。輕者或許僅是肌肉筋骨的問題;但若痛到難耐,吃止痛藥都無法緩解,甚至有發燒情形,就要擔心可能是腰肌膿瘍、骨髓炎等感染症,甚至是惡性腫瘤轉移,需盡速至醫院檢查。民俗療法常有治療不正確、延誤治療,甚至引發感染症的風險。洪思群最後呼籲民眾若有不適,還是應尋求正規醫療途徑,以免引發嚴重後果。


更多NOW健康報導
▸乳癌治療術後預防更重要 HER2陽性患者有新選擇!
▸排便不順長期便秘嚴重恐肛裂 中醫提醒高危險群愛注意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