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久治不癒病因可能不單純 小心三叉神經痛找上門

2693
王澍清 報導
牙痛拔牙後疼痛仍未改善 專科醫師:恐這原因所致
▲徐賢達主任說明,三叉神經有3分支,分別通往眼部、上顎及下顎,主管臉部感覺,一旦出問題就會以痛覺呈現。(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63歲周女士前年起出現劇烈牙痛,到牙科診所就診,一連拔除數顆牙齒後,疼痛仍未緩解,牙醫師建議再行牙周病治療,但症狀依然沒有改善。總是突如其來劇痛反覆,發作時每每都讓周女士痛不欲生,生活於恐懼中。周女士因此長期失眠、抑鬱寡歡,生活大受影響。求醫無門的她,最終來到台北慈濟醫院就診,經核磁共振檢查,診斷為「三叉神經痛」,施予藥物治療,無奈效果不彰。在與周女士討論過後,神經外科徐賢達主任為其施行「神經血管減壓手術」,術後周女士如獲新生,重拾笑顏,恢復正常生活。


徐賢達主任說明,三叉神經有3分支,分別通往眼部、上顎及下顎,主管臉部感覺,一旦出問題就會以痛覺呈現。臨床上,三叉神經痛分為原發性及繼發性:原發性三叉神經痛係因神經不正常放電所致;而繼發性三叉神經痛,如腫瘤、病毒感染、帶狀皰疹等都是可能原因。據統計,原發性三叉神經痛好發年齡於40歲以上,女性略多於男性。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為偶發性的劇烈疼痛,發作前毫無徵兆,說話、刷牙、甚至風吹,都可能誘發疼痛。每次持續數秒到數分鐘,痛感如刀割、火燒、電灼,為一種尖銳撕裂樣的疼痛,極其痛苦,且一般止痛藥完全無效,常使患者飽受身心煎熬。


徐賢達主任指出,治療三叉神經痛以藥物治療為主,80%以上的患者可因藥物而得到緩解;若藥物治療效果不彰,則需考慮侵入性治療。透過電燒、伽瑪刀等方式,破壞神經傳導路徑,阻斷三叉神經根不正常傳訊以達療效;雖屬低侵入性治療,但神經會再生,故療效僅約3個月到半年,且將產生顏面感覺麻痺的後遺症。


而周女士所做的神經血管減壓手術,是以微創方式在耳後開1小切口,使用高倍率顯微鏡找到壓迫神經的血管後,再以墊片隔開,使三叉神經免於受血管壓迫,手術成效可達80%至90%,並可保留三叉神經的功能,術後復發率低。然而「神經血管減壓手術」並非適用所有三叉神經痛患者。若屬繼發性及三叉神經未受血管壓迫者,需與醫師討論其他適切治療;另外,若年齡太大或患有心血管等慢性疾病,也因麻醉風險高,不適合進行此手術。


誤將三叉神經痛認為牙痛而拔牙的病患,臨床上時有所聞,但劇烈陣發性的三叉神經痛,與持續性的牙痛仍有所分別。徐賢達主任建議民眾,出現不明原因的牙齒或臉部劇烈陣痛,可找神經科醫師做進一步評估,以免延誤治療,影響身心健康。


更多NOW健康報導
▸今年最強沙塵暴來襲! 面對紅害等級空汙民眾自救攻略
▸「癌」友倍力GO!防癌知識大考驗,完成測驗好禮等你拿!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