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35歲陳小姐,在工作上非常要求自己,也讓心理壓力非常大,1年前開始發現小便次數增加,覺得身體不太一樣,常感覺到小腹膀胱位置痠痛,同時伴隨著尿意,症狀越來越嚴重,1個小時可能要跑廁所4到6次,嚴重影響白天工作與晚上睡眠,就醫才發現罹患間質性膀胱炎,治療後症狀大幅改善。
膀胱黏膜受損有尿就痠痛跑廁所 很可能發生間質性膀胱炎
書田診所泌尿科主治醫師張雲筑表示,女性泌尿道常受到細菌侵擾,尿道與膀胱發生感染很常見,大多藉由抗生素治療後,症狀就會漸漸改善,但個案也曾經使用抗生素,症狀卻未解決仍反覆發作,藉由內視鏡等影像檢查後發現,個案膀胱內壁黏膜有破損受傷,容易受刺激感覺疼痛,確診間質性膀胱炎。
張雲筑解釋,症狀類似胃潰瘍概念,膀胱黏膜受傷破損,當碰到尿液時會感到疼痛,病患常敘述會有痠痛感,同時膀胱受到刺激時,肌肉會收縮讓患者會有尿液,即便膀胱只有些許尿液,都會想要小便上廁所,因腎臟會不斷產生尿液到膀胱儲存,膀胱內壁黏膜傷口就一直受刺激,不斷感覺痠痛及尿意一直跑廁所。
女性發生比男性高 台灣女性30%至40%有類似症狀
張雲筑補充,間質性膀胱炎不適症狀來自於膀胱壁的慢性病變,包括黏膜層的損傷、組織中肥大細胞聚集、神經傳導途徑異常放大疼痛訊號,每當漲尿或憋尿時疼痛加倍,疼痛的位置在下腹部恥骨上方,排尿後疼痛會減輕,為了緩解疼痛感只好常常跑廁所,對工作與睡眠等生活上產生不方便。
張雲筑強調,間質性膀胱炎在女性發生機率比男性高,統計上台灣約有30%至40%女性有類似病況,年齡在20至60歲,誘發原因相當多,心理壓力在臨床上比較常見,身體免疫力異常,容易發生蕁麻疹等疾病民眾也有高風險,也因膀胱黏膜內壁受傷,容易併發細菌感染。
反覆發作很可能發生膀胱纖維化 有類似症狀一定要接受治療
張雲筑特別說,確診間質性膀胱炎最快也要1個月左右,有些病患反覆發作1至2年都有可能不知道實際病因,如果有小腹疼痛伴隨頻尿,一定不可以自己到藥房買要吃,雖然暫時緩解症狀,但疾病沒有得到治療,反覆發病很有可能發生膀胱纖維化,導致膀胱容量變小,曾有病患膀胱容量僅剩100cc。
張雲筑也說,間質性膀胱炎的治療是多面向的,生活習慣與飲食要調整,養成規律作息,避免刺激性或添加物過多的食品,減少咖啡因及酒精的攝取,調節身心壓力,並配合醫師用藥治療,如膀胱水擴張同時具有診斷及治療間質性膀胱炎的效果,以內視鏡檢查膀胱是否有傷口,並將傷口擴張誘發癒合。
張雲筑補充,倘傷口明顯則以膀胱藥物灌注治療或物理治療。病況嚴重的患者因膀胱反覆發炎結疤而嚴重萎縮,需考慮手術治療。
耐心面對病況與治療 病人與醫師要同心協力
最後,張雲筑提醒,間質性膀胱炎容易反覆發作,使患者身心俱疲產生惡性循環的症狀,因此需要與醫師同心協力、耐心地面對病況與治療。間質性膀胱炎對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交行為、生活品質都會造成重大的影響,因此有相關症狀建議及早就醫治療。
更多NOW健康報導
▸【影】糖vs.醣 傻傻分不清?!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要控血糖?
▸ 10度低溫冷死人是真的 天冷猝死3危險時刻應提高警覺
延伸閱讀
-
割包皮能降低伴侶罹患子宮頸癌? 包皮雜症大解「泌」
兩性關係 / 男人幫1288義大醫院泌尿科吳振宇醫師指出,根據門診經驗,患者通常是為了美觀或清潔因素,而有割包皮的需求,倘若男性能自行推開包皮清洗,沒有發炎現象,其實不需要割包皮。一般而言,有包莖現象或包皮反覆發炎,才會建議割掉包皮,但並非所有人都能割包皮,例如糖尿病患者因傷口癒合能力不佳,較不適合割包皮;有免疫疾病患者、過度肥胖者、陰莖短小者、包皮處有病變者,也都不適合割包皮,建議先減重,以及搭配其他治療後,再著手割包皮。 -
割包皮這3大族群最常見! 包皮槍提供怕痛男性新選擇
兩性關係 / 男人幫1532陳志閔醫師說明,傳統割包皮手術是以手工切除包皮,再以能自體吸收的線體縫合,手術時間約40分鐘,完全憑藉醫師的人力與技術,傷口較不平整,術後出血量較大,發生水腫或血腫的機率較高,患者大約會有3到4天感到疼痛,復原期大約1個月左右,讓許多有割包皮需求的男性卻步。 -
包皮紅腫推不開別隱忍 包皮槍環切吻合器讓小弟出頭天
兩性關係 / 男人幫1794男性的包皮是指男性生殖器的外側皮膚,保護龜頭防止外來傷害,嬰孩時期包皮包覆在龜頭上無法翻下來的「包莖」狀態,多屬於正常現象。根據統計,隨著年紀逐漸增長,大約小學高年級有近9成的男童的包皮會與龜頭完全分開,進入青春期後更高達9成5以上能將包皮順利往後推開、露出龜頭。衛福部桃園醫院泌尿科呂其峰醫師表示,臨床上認為,除非特殊狀況或包莖情況嚴重,一般建議孩童時期可先進行觀察,待青春期後再決定是否應介入手術治療。 -
男人長壽病釀雙側腎水腫 雷射疏通下水道改善排尿障礙
兩性關係 / 男人幫1455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泌尿科傅士彰醫師表示,攝護腺是男性生殖器官,正常攝護腺約20克重,位於直腸前方及膀胱下端、包圍尿道上端。隨著年紀增長,攝護腺可能因為體內荷爾蒙變化而造成肥大,通常逾30克就容易出現排尿不順、夜晚頻尿等症狀,嚴重甚至引起尿路感染、膀胱炎、腎功能受損等併發症。 -
這些名人曾受腎結石所苦 腎結石危機摩西鈥雷射可解除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1739多數泌尿道結石都由腎臟生成,有的人可能腎臟塞滿結石卻症狀不明顯,有的人則是因為小石頭往下掉入輸尿管卡住,而產生劇烈腰痠、腰痛及血尿,甚至噁心嘔吐等情況。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醫師戴逸昇表示,腎結石有3大成因,最常見為草酸鈣結石,主因為水分攝取不足或勞力密集工作者流汗過多缺水所致;其次為反覆性泌尿道感染,尤其好發於中老年女性,有時會形成鹿角型結石塞滿腎臟;再者則是代謝性異常,如高尿酸、痛風患者,因高尿酸容易在腎臟形成結晶,變為尿酸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