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歐美各國陸續開打新冠疫苗,但本土疫苗研發明顯落後,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秉穎說,這將形成國安問題,台灣須先購買國外疫苗,但可能得排到明年中,屆時先進國家已恢復經濟活動,但台灣仍在鎖國,「這當然會是1個重大的國安問題。」
調查發現只有3分之2國人 願意接種新冠疫苗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公布「2020年10大疫苗新聞」,新冠病毒疫苗包辦冠亞軍,10大新聞中7則新冠疫苗有關,調查發現,只有3分之2國人願意接種新冠疫苗,李秉穎擔心,若實際施打率不及3成,台灣將無法擺脫疫情威脅。
「2020年10大疫苗新聞」分別為:(1)各國爭相研發新冠病毒疫苗。(2)台灣新冠疫苗研發進度落後國外。(3)輝瑞/BNT與莫德納疫苗防護力逾9成。(4)台灣國產新冠疫苗進入人體試驗。(5)台灣流感疫苗不良反應通報創4年新高。(6)新冠疫苗有引起免疫增強 反而加重病情的隱憂。(7)流感疫苗出現搶打潮 供不應求。(8)台灣新冠疫苗優先接種3大族群。(9)幼童流感疫苗接種數比去年少。(10)針對國產新冠疫苗 食藥署宣布將比照美國訂出緊急授權條件。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公布「2020年10大疫苗新聞」,新冠病毒疫苗包辦冠亞軍,10大新聞中7則新冠疫苗有關。(資料來源/台灣疫苗推動協會;圖/NOW健康製作)
台灣新冠疫苗研發進度嚴重落後國外 最令專家憂心
在10大新聞中,以「台灣新冠疫苗研發進度嚴重落後國外」最令專家憂心,目前本土3家廠商都已完成第1期臨床試驗收案,計畫申請第2期臨床試驗,何時進入3期,以及拿到緊急授權,則仍是未知數。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黃玉成分析,造成本土疫苗進度落後的4大原因分別是:(1)國內主管機關法規及相關條件制定較緩慢、(2)國內疫情穩定恐影響第3期疫苗試驗的效果、(3)國內研發新疫苗經驗幾乎為零、(4)國內能提供的經費及資源相當有限。
民眾施打新冠病毒疫苗意願 受流感疫苗嚴重不良反應影響
黃玉成說,過去藥廠開發1種疫苗至少要花上10年時間,但這次研發新冠病毒疫苗,僅花半年,創下疫苗史上最快紀錄。相較之下,台灣研發動作明顯落後許多。
此外,衛福部疾管署調查發現,有意願打新冠病毒疫苗的民眾僅66.6%。李秉穎指出,由於南韓、台灣接連傳出施打流感疫苗後嚴重不良反應事件,確實讓不少人心生恐懼。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秘書呂俊毅提醒,接種流感疫苗是無法防治新冠肺炎,但可以避免兩者混淆,並減少醫療負擔建議國人還應該施打流感疫苗,明年我國新冠疫苗開打,也應踴躍接種。
更多NOW健康報導
▸【影】糖vs.醣 傻傻分不清?!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要控血糖?
▸ 年終打理門面從「齒」提升顏值 隱形矯正變美不留痕跡
延伸閱讀
-
本周六公費流感疫苗全面開放 李秉穎:可減少新冠猜疑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622陳時中表示,目前流感疫情控制得相當好,但流感季沒有結束,包含加購疫苗仍有40多萬劑,先列為優先族群者應趕快在開放前施打,30日起則將全面對大眾開放。李秉穎也說,18歲至50歲族群雖然感染流感重症機率小,但因活動力強容易擴散病毒,感染流感也容易被懷疑罹患新冠,經常出入公共場所應接種疫苗。 -
排除高風險仍確診爆醫院群聚 陳時中:醫院管控將檢討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349桃園某醫院群聚不斷擴大,第838例(首例醫師)確診前仍在社區活動,傳染給女友護理師(第839例),在醫院值班時接觸同病房護理師(第852例),雖然首驗陰性,但接觸者身體有異狀未先主動通報醫院,到社區診所就醫,同時第856例(會診醫師)有妥善保護仍確診,指揮中心坦承都將會檢討。 -
北榮萬人血清調查發現11人帶抗體 研究登國際醫學期刊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364台灣是全球防疫模範生,已經7個多月未出現本土個案,但社區裡到底有多少人感染過新冠病毒,一直是個謎,台北榮總完成萬人血清抗體調查,研究團隊在1萬4,765件血液檢體中,發現11人帶有抗體,以此回推台灣血清抗體陽性率為萬分之5,約有1萬1,800名國人已有抗體。 -
公費流感疫苗接種踴躍 衛福部:50至64歲暫緩施打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455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50至64歲族群人數非常多,大約有530萬人,目前已經有74萬人接種公費流感疫苗,約佔總數14%,距離施打目標18.7%,僅剩4%差距,去年同期施打率則是9.9%;另外,學齡前嬰幼童(6個月以上至入學前),總數約有114萬人,目前施打率20.6%,稍低去年23.8%,目標則是54.2%。
-
新冠肺炎當前人人自危 肺炎鏈球菌復發率高威脅更大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1425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北榮副院長黃信彰指出,感染流感病毒後繼發的細菌性肺炎,是引起重症或死亡的主要原因,一旦長期發炎,可能減少患者長期存活率,且提高住院比率,約是一般人的3到9倍。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台灣大學醫學院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指出,感染流感、新冠病毒後容易合併肺炎鏈球菌感染症,增加臨床治療困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