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國人養生風潮流行,近年來養生商機也跟著水漲船高,坊間出現許多健康茶飲,例如,咖啡葉、可可豆殼茶就大受歡迎,但這類附加利用的茶飲真的很健康嗎?為此,衛福部制訂「非傳統性食品原料申請作業指引」,業者須提出申請,在審慎評估後,始能上市。
食藥署表示,可可豆殼茶為新興茶飲之一,利用非傳統供食部位的原料作為茶飲成分,看似健康,但須經安全評估,確定喝下肚子後,不致造成健康危害。
可可豆在製成可可或巧克力產品的處理過程中,必須脫殼,屬於農業副產物,在可可豆烘焙前或烘焙後,會與胚芽一起移除,因為纖維質地較硬,且沒有味道,一般人不會食用外殼。
此外,「咖啡葉」與咖啡樹傳統會食用的部位咖啡豆也不一樣,一般也不會用來沖泡或製造茶飲。
為了提高可可樹及咖啡樹的經濟利用價值,衛福部與農委會密切合作,將由專家根據科學實證,來確認新興農作物或新穎食用方式的安全性,除了增進農產品的附加價值,也確保國人飲食安全。
此外,衛福部制訂「非傳統性食品原料申請作業指引」,業者可以提出申請,食藥署收件之後,將運用風險評估的原則與程序,以科學證據進行審慎評估。
以可可豆殼、咖啡葉為例,經通過「非傳統性食品原料申請作業指引」評估及審查程序,已經確認食用安全性,分別在109年6月18日、109年8月20日預告相關使用限制及標示規定草案。
未來草案正式上路後,符合規定的可可豆殼及咖啡葉就可以製成茶包,或是將沖泡後的茶湯作為液態飲料供消費者飲用。
以植物可食用原料之外的殼或是葉子來製作茶飲,產品種類越來越多,例如,來自韓國的玉米鬚茶、玄米茶,長庚腎臟科主任顏宗海表示,食藥署予以管理、進行評估,做好風險把關,確實可以確保食用安全。
顏宗海說,在印度、印尼、牙買加、蘇丹等地區民眾都有拿咖啡葉泡茶的習慣,這類茶飲含有低劑量咖啡因,且有抗氧化作用,在當地受到歡迎。至於可可豆殼用來泡茶,也具有抗氧化效果,但這類飲茶產品如在上市之前,先接受官方風險評估,對於消費者來說應是一大保障。
更多NOW健康報導
▸每4分42秒1人罹癌 高纖多蔬果少加工食品遠離癌威脅
▸失智症及早介入穩住病況延緩惡化 預防從40歲就要開始
延伸閱讀
-
開學日擔心孩子從學校帶回病菌 稀釋消毒漂白水有訣竅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445食藥署表示,漂白水為有效的家居消毒劑,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 (Sodium hypochlorite),能使微生物的蛋白質變質,有效殺滅細菌、真菌及病毒。由於家用漂白水價格便宜,功效快速,因此,許多民眾在稀釋之後,進行居家環境消毒。 -
食藥署核准咖啡葉使用在茶飲 但不能作為其他食品原料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357廖家鼎解釋,咖啡葉在台灣屬於非傳統性食品原料,沒有使用咖啡葉當作食品原料先例,因此接收到農委會申請,食藥署組成諮議會審查,判斷安全性與相關資料後,核准咖啡葉使用在茶飲,但不能作為其他食品原料。 -
幼兒米製食品含鎘量超標 家長選擇副食品該怎麼挑?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374消基會抽驗發現,下列4種產品違反「食品中汙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鎘含量超過0.04ppm:義峰糙米米夫、旺仔營養精純米餅量販包、三立乳兒米餅、喜稼園米餅(糙米)。 -
保健魚油竟塑化劑超標 回收850瓶仍有200瓶恐吃下肚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907北市衛生局食藥科技正黃敬堯表示,發現培恩深海魚油膠囊塑化劑超標後,追查到輸入約1,020瓶,業者回收約850瓶,約有200瓶應該仍在消費端,所有回收魚油都因不得再度流入市場,應該都已經銷毀。 -
喝香菜水雖可排毒卻有這風險 預防洗腎的說法不可信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169洗腎人數逐年增加,台灣已成為洗腎王國,顏宗海表示,糖尿病、高血壓、慢性腎疾、腎結石,或是吃太多止痛藥,都可能導致腎臟功能惡化,甚至必須終身洗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