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明(21)日全台百年最大盛事之一,雲林、嘉義可以看到日環蝕,其他地區則能看到大面積日偏蝕,下次台灣再有日全蝕將在2215年,預估14時49分開始初虧,16時14分開始食甚(日全蝕)。由於觀測時間剛好在高溫夏日,醫師提醒絕對不要用眼睛直視太陽外,水分補充也絕對不能忘,以免中暑。
直視太陽恐灼傷黃斑部 保護眼睛用具不可少
由於14時太陽就開始缺角,許多觀測民眾肯定一早就站好位長時間觀察,很有可能一直抬頭看太陽有沒有變化。市立萬芳醫院眼科主任醫師就提醒,千萬不要用眼睛直視太陽,就算太陽有缺角或變成日環,陽光能量仍然足以灼傷黃斑部,引起水腫甚至壞死,由於黃斑部是中央視力主要來源,一有傷害變傷害視力。
吳建良提醒,觀測太陽有專門用具,可以減少直射眼睛太陽光,如果沒有專門用品,以前可以用相機底片或X光片,交疊多片減少陽光量,然而現在不容易找到相機底片,沒有底片的話也可以使用投射法,藉由小孔投射原理,觀察太陽投射倒影,來觀察太陽變化,千萬不要以為瞇起眼睛看太陽就能減少太陽光的傷害。
炎熱夏日大汗淋漓可能中暑 小便黃褐色身體水不足
炎炎高溫夏日,正中午開始就有可能站好定位,準備一下午太陽觀測。然而,至少要在太陽底下站3小時才會迎來日全蝕。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康宏明提醒,長時間在高溫室外,防曬和補水絕對不可少,如果發現自己出現頭痛、噁心、想吐、頭暈等,就要小心恐怕中暑,必須適時補充水分,同時先到陰暗處休息。
康宏明強調,長時間在太陽下最好戴上帽子,全身也都要有適當的防曬措施,如果發現自己有一段時間都不想小便,就算小便,尿液顏色也非常黃,呈現出黃褐色時,就表示身體缺水。在太陽與高溫下,身體不斷流汗調適體溫,使的尿液排出量減少。所以一定要適時喝水,大量流汗有可能讓電解值失衡,也可以喝一些運動飲料補充。
不同體質補「水」大不同 中醫消暑這樣喝
站在中醫角度,不同體質補充的「水」也會有不同,長庚醫院中醫內兒科主治醫師陳俊良提醒,腸胃功能不好,可以準備紅豆水或薏仁水,適時補充可以幫助身體消暑;如果是熱性體質民眾,可以吃西瓜或西瓜汁,西瓜皮上的白色果肉(翠衣),也可以煮水當作飲品喝,能夠協助身體消除暑氣。
另外,腸胃不太好加上有過敏體質民眾,可以把山藥與芡實一起煮水,也能夠加上意仁與蓮子,也能夠幫助身體排出暑氣,特別是蓮子不但有消暑作用外,也能夠安神作用,在面對炎熱天氣能夠有一定作用。
更多NOW健康報導
▸最新!國人10大死因糖尿病居第5位 糖友營養補充選對了嗎?
▸缺血性腦中風不分季節如未爆彈 炎炎夏日怎麼預防?
延伸閱讀
-
新冠疫情狂燒無症狀患者心慌慌? 中醫師傳授抗疫解方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963談起研製防疫茶原理,鄭愛蓮分享,傳統中醫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意指當人體正氣足夠時,就不用怕任何干擾。而《傷寒論》中又將正氣稱為「衛氣」,是人體的首道防線,因此以此理論製作防疫茶。 -
黃斑部病變補充葉黃素有效? 醫師曝「1情況」須手術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1933C科技的進步與便利性的同時,也讓眼科疾病出現年輕化的趨勢,其中包含近來有許多黃斑部病變的年輕患者,眼科醫師謝明宏指出,黃斑部是影響視力最重要的部位,以往常見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如今因為人們生活型態的改變,竟也會發生在30多歲的年輕人身上,使得黃斑部病變的預防及治療需求增加。 -
濕疹不只是皮膚問題! 中醫強調由內而外調理避免復發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315西醫療程通常會開藥膏供患者塗抹,但中醫是整體的治療。鄭愛蓮說,「體內的垃圾應藉由出汗、出油或排泄去代謝,若出現在皮膚,就可能是濕疹了。」患者需從調整飲食與作息做起,並非1、2周就能痊癒。使用中藥方也能夠排出體內的濕氣,至於開的藥方則因人而異,初期需要排寒、濕、熱,後期就要補元氣,讓五臟六腑強壯。 -
衛福部核准「清冠一號」為處方用藥 中醫詳解適用族群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791沈瑞斌曾收治1位76歲的新冠患者,當時已經發展至肺炎緻密斑塊、血氧降低的狀況並住進加護病房,在透過「清冠一號」的治療下,4天後肺炎斑塊變淡轉出加護病房,患者的情況明顯好轉許多,最後順利出院;另1名34歲年輕確診者胸悶、呼吸困難、咳嗽則屬輕症,同樣透過「清冠一號」的治療7天後症狀緩解、PCR轉陰並成功恢復健康。 -
結婚5年老婆肚子無消息 男子勃起障礙傳宗接代拉警報
兩性關係 / 男人幫3206陽痿早洩常令男人感到自卑、工作生活中缺乏自信,而陽痿發生的成因包括抽菸、飲酒過量、熬夜、缺乏運動、手淫過度、營養失調、性荷爾蒙不足、亂服成藥與壯陽藥物以及糖尿病等;而中醫理論認為造成陽痿的原因主要來自於情緒壓力、煩惱過度而磨損心脾,導致陰虛火旺及肝氣鬱結、氣虛無力引起。楊永榮強調,中醫治療陽痿對症治療可細分5大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