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癌症蟬聯38年,10大死因首位!今(16)日衛福部公布108(2019)年全國死因調查,當年總死亡17萬5,424人,當中5萬232人因癌症死亡,占總數28.6%,也因人口老化緣故,心血管疾病與肺炎排名第2位與第3位,年輕族群死亡原因,主要是意外事故與自我傷害(自殺)。
108年死亡增加2,565人 總死亡94.3%是45歲以上
衛福部統計處科長陳雅俐表示,108年總死亡人數相較前1年(107)增加2,565人,每10萬人口死亡743.4人,死亡率相較前1年上升1.4 %,但經人口結構調整標準化後,每10萬人口死亡408人,死亡率相較前1年下降1.6 %,換句話說標準化人口結構死亡率下降,顯見108年死亡人數與人口老化有密切關係。
陳雅俐強調,108年死亡人口中,94.3%是45歲以上的民眾,總共有165,438人;65至84歲死亡的民眾,癌症與心臟疾病在是死亡原因的前2位;但85歲以上的高齡者,肺炎死亡率則上升至第1名,能發現下呼吸道疾病,會隨著年紀死亡風險陸續增加,糖尿病與事故傷害,則隨著年紀死亡率慢慢後退。
心血管疾病佔據排名2與3位 因肺炎與腎病變死亡幅度增加
10大死因中,心臟疾病在第2位,腦血管疾病則在第3位,兩者死亡人口相加共35,044人,顯示心血管疾病相當容易導致台灣民眾死亡,但肺炎死亡人數增加6.9%,腎炎、腎病變、腎病症後群死亡數增加3.1%,在統計上來說,上升幅度都相當明顯,就長期而言,人口老化讓肺炎與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也都增加。
10大死亡癌症排序40年未變動 肺癌死亡人數最多
陳雅俐也說,單獨分析因癌症死亡人口,前6名主要癌症排序,連續40年都沒有變動,分別為肺癌、肝癌、大腸癌、女性乳癌、口腔癌、前列腺癌,特別肺癌與肝癌,連續排名前2名已經40年。國健署研判,早期吸菸人口較多,同時B型肝炎與相關慢性肝炎發生率也較高,都很可能是主要原因。
年輕人死因 交通事故與自我傷害人數多
陳雅俐持續說明,單獨分析年輕族群死因,零歲嬰兒主要死於先天性疾病最多,其次是產週期的呼吸性疾患;1至14歲兒童與青少年與15至24歲青年人,最主要死因就是事故傷害,然而在死因的第2位,前者年齡層是癌症,後者則是蓄意自我傷害(自殺)。顯見青年人的心理健康,需要加強觀測系統。
單獨觀察意外事故,108年意外事故死亡人數6,649,運輸事故3,082人最多,佔46.4%,跌落與溺水1,789人佔26.9%,機動車交通事故則慢慢減少,事故傷害死亡率已下降至歷史新低。另外,蓄意自我傷害(自殺)死亡人數3,864人,相較前1年僅減少1人,但高峰人數自95年後就已經明顯趨緩。
❤健康傳媒提醒您:讓自己能有多一些機會!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延伸閱讀
-
越南檢出台籍入境新冠確診 目前累計5名類似個案回報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240昨(5)日越南公布新增6例境外移入,當中1名註明是中國籍專家,經查證是台灣籍,今(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說明,個案在出境台灣前,在台中榮總核酸檢驗陰性,入境越南當天也檢驗陰性,3月4日檢疫期滿篩檢轉陽。 -
AZ疫苗英美韓嚴重過敏個案 邊境開放待疫苗覆蓋逾6成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239台灣自購牛津AZ新冠疫苗,日前到貨11.7萬劑,目前仍在封緘檢驗流程,開打國家英國、美國、韓國都有傳出嚴重過敏反應個案,另外路透社報導,牛津AZ疫苗對巴西變異病毒保護力可能不錯,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疫苗覆蓋率至少達到人口60%以上,才可能考慮開放邊境。 -
新增新冠死亡個案 緬甸染病回台住院約1個月不敵病魔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235今(6)日台灣新增1名新冠死亡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第935例個案12月29日在緬甸確診,曾好轉出院病情再惡化入院,2月7日搭乘醫療專機回台住院,約1個月後使用葉克膜,仍多重器官衰竭昨(5)日病逝。 -
首批抵達AZ疫苗與COVAX發配無關 BNT聯繫中仍膠著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262今(3)日上午桃園機場停著大韓航空班機,外傳COVAX發配牛津AZ新冠疫苗到貨,下午中央流行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則說,首批抵達疫苗是自行外購不是COVAX發配;另外陳時中證實,已經與德國BNT公司有聯繫,但想法不同。 -
新增3例境外加拿大、美國、波蘭入境 澳洲轉列低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252今(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增3例新冠境外移入個案,分別由加拿大、美國、波蘭入境,當中2人居家檢疫奇觀出現身體異常,檢驗病毒核酸陽性確診,疫調匡列接觸者共22人;另一方面,澳洲因新冠本土疫情趨緩,即日起自中低風險國家,調整為低風險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