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於全瓷牙冠無金屬內襯,因此當光線折射時,看起來也較為自然。(圖/ingimage)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臨床上遇到有較大缺損或做過根管治療後的牙齒,醫師會提供好幾種不同的假牙材料讓病人選擇,如金屬冠、陶瓷金屬冠、全瓷冠等,但現今社會對假牙的美觀與強度越來越講究,又該如何選擇呢?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牙科主治醫師吳朋儒表示,隨著牙科材料的進步,全瓷冠的材質選擇,也從傳統的玻璃長石增加到較新的玻璃陶瓷及二氧化鋯等。強度上,以二氧化鋯的較強,玻璃陶瓷中等,但無論是哪種材質,也都足以應付一般正常的咬合。也由於全瓷牙冠無金屬內襯,因此當光線折射時,看起來也較為自然。
以目前的美學標準及文獻報告來說,全瓷冠是公認最自然,最漂亮的假牙。其陶瓷表面十分光滑,不利於牙菌斑附著,也可大幅降低牙周病發生率。另外,陶瓷與人體接觸時也十分穩定,可避免有些病人會對於普通金屬(如鎳或鉻)過敏的情形,或是金屬在口腔中釋放離子,造成牙齦變色。
吳朋儒說明,儘管陶瓷是理想的材料,某些方面還是存在先天上的不足。陶瓷本身雖然堅硬,但仍須避免咬太硬的食物,如骨頭、螃蟹殼等。如果突然咬到硬的食物,或病患本身有深咬、嚴重磨牙、緊咬或是外力受傷,可能造成陶瓷表面碎裂甚至整顆瓷冠脆裂。
吳朋儒指出,以往牙醫師在製作全瓷冠時必須先修磨部分的自然牙,來確保能有足夠的厚度與強度。但近年來牙材的日新月異,全瓷冠在3D CAD-CAM電腦輔助與製造導入後,強度與精密度比以往倍增許多,使得牙醫師在夠修磨的過程中可保留更多自然牙齒的結構。未來在與醫師討論治療計畫時,如果對前牙門齒區或是美觀較為在意的患者,也可以將全瓷牙冠的美觀與功能需求納入考慮。
延伸閱讀
-
低價植牙可能面臨重建難題 健康與荷包損失恐加倍奉還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356市面上植牙價格不一,急著植牙卻沒做好功課,恐讓自己「健康與荷包兩頭空」。年過50歲的王先生,遇到這個情形,當時心急的他只以價格為考量,選擇了打著低價植牙廣告的醫師做治療,沒想到植牙後不到2年就開始狀況頻頻,不僅牙齦腫脹、潰爛,還出現植體鬆脫的現象,讓王先生只得另尋其他牙醫師自費重建。
-
活動假牙只能吃軟爛食物 斷層掃描搭微創植牙樂享美食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401徐慶雲醫師提到,植牙前都必須先由牙醫師檢查評估口腔及齒槽骨健康狀況、有無其他慢性疾病或服用藥物,確認健康條件充足才能採用此法進行手術,待3到4個月後,人工牙根穩定、傷口癒合,再進行第2階段療程,為病患裝上接頭和假牙,每次僅針對一側進行治療,以確保患者還有另一側牙齒能正常進食。 -
防蛀牙、牙周病口腔清潔要做好 牙膏vs.漱口水比一比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1490葛建埔醫師說,少部分牙膏含有藥用成分,屬於指示用藥,價格昂貴,每支約2、3百元,且無法在一般賣場販售。至於常見號稱可預防牙周病的牙膏,價格也不便宜,但效果就不如藥用牙膏來得好;有些人牙齒敏感,喝了冷熱水時,痠到不行,建議可以直接以抗敏感牙膏塗抹在齒頸部,並按摩1、2分鐘,1天2、3次,幾天下來就可感受到效果。 -
植牙失敗恐面臨2次植牙 導航植牙提升精準度與成功率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904尊昊牙醫集團漾潔牙醫診所蕭閎懋醫師表示,簡單來說,植牙就是以手術的方式,將人工牙根也就是植體,放入缺牙區的齒槽骨內,等待骨頭和植體緊密接合之後,再做把人工牙冠(假牙)放上去。 -
智齒不拔沒關係?有3%轉為囊腫 嚴重恐惡化成口腔癌
癌症新知 / 口腔癌1920長歪的智齒不具功能,且因位置的關係不易清潔,容易引發蛀牙、牙齦發炎、牙周病、蜂窩性組織炎等問題,甚至還會連帶危害周邊牙齒的健康機率高達81%以上,即便是沒有長歪的智齒,若無對應咬合的牙齒,也可能因過度萌發影響咬合,或是反覆刮傷周圍的口腔黏膜,長期下來容易造成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