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1)日再度0確診,本土案例連續29天沒有新病患出現,但仍傳出不幸消息,台灣第197例患者(40歲男性),使用葉克膜將近1個月,肺部功能仍然無法逐漸恢復,疑似因細胞免疫激素風暴與出現併發症,導致全身器官衰竭與敗血性休克,在5月10日病逝,同時染病妻子(第202例),日前已康復出院。
4月初接上葉克膜 肺部狀況未緩解
第197例在3月19日發病、24日確診,入院時沒有肺炎症狀,但3月28日因呼吸喘到加護隔離病房,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該病患很快就呼吸衰竭使用呼吸器,4月初就接上葉克膜直到病逝,本身沒有慢性病史。由於葉克膜容易出現併發症,個案也都有陸續出現此情況。
張上淳繼續說明,日前曾報告有2名新冠重症患者仍在使用葉克膜,其中1名已經成功脫離,另1名就是死亡個案。由於沒有慢性病,也不是老年人,病情在前段就變化非常快,需要特別深究探討。目前推測細胞激素風暴可能是原因之一,它讓肺炎症狀變得更加嚴重,必須使用葉克膜,再加上併發症,沒能度過最危急時刻。
長時間接上葉克膜 併發症風險提高
針對葉克膜併發症,張上淳解釋,如果病人使用呼吸器仍然無法維持血氧濃度,就會裝上葉克膜協助補充血液氧氣,移除時間要看病人的恢復狀況,沒有一定時間,恢復狀況好就早一點移除。而個案由於肺部狀況一直不佳,就只能延長使用,但葉克膜會在血管上放上導流管,容易出現血液細胞破壞,與次發性感染。
張上淳補充,葉克膜因為是體外循環模式,對血液成分會有一些破壞,紅血球與血小板都會有影響,也增加體內出血風險,並且管線從身體內拉到外界,也容易引發感染,因此葉克膜使用時間愈長,併發症風險就會上升。但另1名新冠病患裝上葉克膜後,也約1個月成功脫離病患好轉,實際況狀都需看個人而定。
延伸閱讀
-
越南檢出台籍入境新冠確診 目前累計5名類似個案回報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239昨(5)日越南公布新增6例境外移入,當中1名註明是中國籍專家,經查證是台灣籍,今(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說明,個案在出境台灣前,在台中榮總核酸檢驗陰性,入境越南當天也檢驗陰性,3月4日檢疫期滿篩檢轉陽。 -
AZ疫苗英美韓嚴重過敏個案 邊境開放待疫苗覆蓋逾6成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238台灣自購牛津AZ新冠疫苗,日前到貨11.7萬劑,目前仍在封緘檢驗流程,開打國家英國、美國、韓國都有傳出嚴重過敏反應個案,另外路透社報導,牛津AZ疫苗對巴西變異病毒保護力可能不錯,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疫苗覆蓋率至少達到人口60%以上,才可能考慮開放邊境。 -
新增新冠死亡個案 緬甸染病回台住院約1個月不敵病魔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234今(6)日台灣新增1名新冠死亡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第935例個案12月29日在緬甸確診,曾好轉出院病情再惡化入院,2月7日搭乘醫療專機回台住院,約1個月後使用葉克膜,仍多重器官衰竭昨(5)日病逝。 -
切割江宏傑? 指揮中心緊急下架「防疫新生活」海報!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280昨(3)日指揮中心舉行例行記者會時,會場外仍然掛者江宏傑的「防疫新生活」海報,今(4)日指揮中心再召開記者會,計畫說明新冠境外移入案例時,記者發現懸掛海報全數撤換,重新掛上疾管署疾病擬人角色。 -
奈籍50多歲男返國奔喪回台確診 菲律賓男移工2陰轉陽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266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第960例是奈及利亞籍50多歲男性,長期居住台灣,並持有我國居留證,今(2021)年1月8日返回奈及利亞奔喪,在當地曾於1月18日出現輕微咳嗽,經自行服藥後症狀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