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牙亂齲齒生 減低蛀牙、牙周病發生率矯正可行

3162
林郁敏 報導
矯正
▲宋慧玲醫師提醒,家長應養成至少每半年定期帶孩子看牙的習慣,不僅是檢查口腔健康而已,更能及時評估齒列發展。(圖/ingimage)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孩子牙齒排列不整齊,容易產生蛀牙與牙周病問題。根據調查顯示,我國學齡兒童恆牙齲齒經驗指數高達2.5顆,高於世界衛生組織訂定的2顆標準,而這樣不及格的表現,在所謂已開發國家中是相當罕見的。牙科醫師宋慧玲提到,兒童蛀牙與飲食及潔牙習慣有關,但多數的孩子潔牙不夠確實,若再加上先天齒列不齊就易藏汙納垢,蛀牙自然找上門。

 

門診中,曾有1名10歲男童有著滿口亂牙,雖然家長每天努力協助清潔,但卻因死角多易藏汙納垢,導致孩子反覆蛀牙不斷,所幸在接受齒列矯正之後,不僅改善了外觀,讓牙齒清潔更為確實,蛀牙也終於不再反覆發生,可說是一舉兩得。

 

事實上,齒列不整容易造成潔牙困難,讓蛀牙率大幅提升,更與外貌、咀嚼功能息息相關,咀嚼功能不佳會間接導致腸胃吸收不易,以致於孩子生長遲緩問題並非少數。所以,孩童口腔問題,建議家長盡早尋求醫師評估是否需透過矯正改善,勿讓蛀牙問題繼續惡化。

 

預防性矯正的觀念必須加強,坊間常流傳「等牙齒全部長完再來矯正,比較不會歪掉」一說,宋慧玲表示,聽起來似乎合理,但並不完全正確。若等孩童骨骼發育完全後才進行矯正,不僅矯正時間拉長、困難度也提高,且多半需拔除牙齒才能重新創造排列的空間,嚴重者還得搭配正顎顏面手術才能達到完善治療的目的。因此,若能掌握9至12歲的黃金矯正治療期,趁著孩童的上下顎發育尚未完全定型,多數有經驗的牙醫師就能順應骨骼發育進行齒列調整,且無須拔牙即可矯正成功。

 

宋慧玲指出,目前新式的日式不拔牙矯正,以撐開顏面口腔骨骼進行空間調整,利於牙齒重新排列。在矯正時,只要夜間睡眠時配戴擴張器6至8小時,白天不需配戴,不會對孩童的生活造成影響,也可以避免孩童因配戴矯正器反而造成蛀牙,更能免除上學時配戴的不便。等空間足夠後,再搭配記憶彈線,協助調整齒列,達到矯正的目的,平均約3至4周復診1次,直到矯正完成為止。

最後,宋慧玲也提醒,家長應養成至少每半年定期帶孩子看牙的習慣,不僅是檢查口腔健康而已,更能及時評估齒列發展,若有矯正的需求,早期治療除了能將蛀牙風險降到最低,延緩口腔問題的惡性循環,也能順利掌握黃金治療期,避免日後不必要的拔牙或手術風險。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

相關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