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CT-1致癌基因的表現量高低,可以用來預估三陰性乳癌臨床診斷與治療成效。(圖/國家衛生研究院提供)
在乳癌患者中,約有1至1成5屬於治療棘手的三陰性乳癌,估計全台每年約新增1,700餘人,但因為缺乏受體不適用賀爾蒙療法、標靶藥物,治療選擇相當有限,僅能依賴化療,但術後容易復發轉移存活期不高。
國家衛生研究院於8月5日發表最新動物實驗成果,研究人員找到MCT-1致癌基因,破解了三陰性乳癌難治、容易復發之謎,以及能夠抑制致癌基因的表現,輔以 Tocilizumab免疫療法,就能減少復發及轉移風險。由於成果卓越,該項研究成果已刊登於2019年3月份腫瘤領域期刊《Molecular Cancer》。
國家衛生研究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徐欣伶副研究員說,MCT-1致癌基因的表現量高低,可以用來預估三陰性乳癌臨床診斷與治療成效,如果屬於高表現量,就會促進三陰性乳癌細胞快速生長。動物實驗發現,如果能夠抑制MCT-1致癌基因的表現,並結合免疫療法,就能加強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和轉移等效果。這項研究提供患者更多臨床治療的選擇。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原本核准Tocilizumab免疫療法可用於治療原發性或類風濕性關節炎,最近幾年醫界嘗試用於三陰性乳癌的治療。
去(2018)年歐洲腫瘤醫學會公布1項收治902名晚期三陰性乳癌病友的臨床研究,證實了化療合併免疫療法可有效延長無疾病惡化存活期。今年美國腫瘤醫學會發現,與單用化療相較,化療合併免疫治療,三陰性乳癌晚期病人整體存活期從原本12至18個月,提升至25個月以上,且能降低3成死亡風險。
延伸閱讀
-
癌症化療藥健仕注射液出現異物 台灣東洋急回收9千劑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1253「健仕注射液」化療用藥係由台灣東洋藥品製造,食藥署核發適應症包括,非小細胞肺癌、胰臟癌、膀胱癌,也可用於局部復發且無法手術切除或轉移性乳癌患者,國內每年約使用31萬劑。 -
實驗室基因檢測由誰執行? 衛福部協調分工擬元月發布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1331近年來,眾多基因檢測商品問世,造成醫療亂象,衛福部醫事司去年4月頒布「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特管辦法)修正草案」,納管「實驗室開發檢測(LDT)」。 -
癌症化療後免疫功能不足骨髓抑制 中醫輔助延長存活期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1466中醫師陳瑞聲表示,癌症的治療方式一直是醫療界最重要的議題,目前主流治療癌症的方式包括外科手術、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及標靶療法,但在化療後因為殺傷骨髓黏膜及造血細胞,使免疫功能下降,造成的身體不適,才是讓患者最難受的副作用,在化療後半衰期用中醫輔助,修復受傷的骨髓黏膜,恢復造血功能就更顯重要,讓患者正常產生免疫力,以增強抗癌體力。
-
化療後副作用讓男子四肢麻木 中醫針灸找回手指知覺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1388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王崧表示,門診常到許多如楊先生相同處境的抗癌患者,雖然抗癌成功,但藥物的副作用卻讓生活品質變得不佳,儘管嘗試過各種方法,卻都不見效,往往抱持最後一絲希望尋求中醫協助。 -
真有腦中風家族 NOTCH3基因突變腦中風危險高11倍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363台北榮總神經基因疾病研究團隊發布,台灣人特有腦中風突變基因研究成果,研究人員檢測7千餘例各年齡層的一般成人民眾,與8百例腦中風病友的NOTCH3基因R544C突變,發現約百分之1的國人帶有此基因突變,共約23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