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早著手退休規劃 擁抱樂齡生活第二春

2413
【NOW健康 馬姍妤/台北報導】
「預約樂齡新舞台」老年憂鬱防治宣導影片發布記者會
▲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與董氏基金會合作出版《未來更幸福!退休前必修的12堂課》與《樂齡圓夢實踐家》2本書,以及製拍宣導短片「預約樂齡新舞台」,教導民眾如何計劃及享受樂齡生活。(圖/董氏基金會提供)

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今年針對50歲以上的民眾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有近8成受訪者有意識自己已屆退休/老年年齡,但約4成民眾尚未開始規劃退休生活,為提醒中、老年人先做好並實踐退休規劃,董氏基金會今推出「預約樂齡新舞台」老年憂鬱防治短片及《未來更幸福!退休前必修的12堂課》、《樂齡圓夢實踐家》2本書,教導民眾如何計劃及享受樂齡生活。

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表示,台灣已邁入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高齡社會」,但根據調查,70歲以上民眾,每10位有1位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因此積極推展老年憂鬱防治工作,提供中、老年人及陪伴者促進長者心理健康的資源。

財團法人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賴進祥提到,今年與董氏基金會合作出版《未來更幸福!退休前必修的12堂課》與《樂齡圓夢實踐家》2本書,以及製拍宣導短片「預約樂齡新舞台」,傳達老年生活多元,再創自己價值是保持快樂的方法,並希望透過影片及書籍內容讓民眾獲得啟發,不因年紀而改變對自我的肯定,自信自得的度過退休生活。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2019年針對50歲以上民眾對退休及老年預備之需求現況調查,結果有近8成受試者意識到自己已達退休年齡,但約4成受試者尚未實際規劃退休生活,女性展開樂齡生活的比例高於男性。葉雅馨建議提前做好規劃,安排能取代工作的活動,藉由做運動、培養嗜好、親友相聚及從事志工服務4項行動,讓自己累積正向能量,享有快樂的退休生活。

臺北榮民總醫院老年精神科醫師蔡佳芬指出,臨床上許多引發老年憂鬱症的個案都是發生在退休之後,因為頓時失去生活重心,而「鰥、寡、孤、獨、老」皆為引發憂鬱情緒的危險因子,提醒年長者可以從中反向思考及預防,例如透過拓展生活圈、安排事情與人連結、做好退休規劃等找到成就感。

蔡佳芬也呼籲陪伴者,可觀察長者語言及行為,當長輩常出現負面想法,例如覺得自己沒用、沒朋友,或說話的次數、音量、語調與過往不同;行為上開始常抱怨身體疼痛、眉頭深鎖,原本有興趣的活動都不感興趣、沒食慾、體重減輕時就要特別注意,若發現身旁的人可能有憂鬱症狀,可以鼓勵及陪伴對方尋求專業協助。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