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鳴不一定是老化惹的禍!一般來說,耳鳴好發於40歲以上中老年人,但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門診發現,時下年輕人飲食不正常且普遍運動量不足,不僅導致高血壓發病年齡下降,連帶有耳鳴困擾的青壯年族群也越來越多,治療若不雙管齊下,恐導致症狀惡化且耳鳴聲音持續不停,甚至很多病人,長期都24小時整天不停耳鳴,令人難以承受。
耳鳴發生原因很多,但都難以檢查出原因,初發作時聲音都很低很小聲,只要注意不要過勞而多加休息則可不藥而癒,但時間越長,耳鳴聲逐漸變大,治療則需要3到6個月才會痊癒,因此病人及醫師都需要有耐心長期服藥治療,才能讓耳鳴逐漸小聲而消失,達到痊癒目的。
多數人都以為,耳鳴是耳朵本身出現病變所導致。其實,耳鳴的成因眾多,除了內耳損傷、聽覺神經受損和病毒感染等「耳源性原因」之外,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過度疲勞、情緒緊張、用腦過度和抽菸酗酒等等「非耳源性原因」,也都可能導致耳朵經常發出莫名聲響。
而在高血壓部分,近年受到飲食西化、高油高鹽和靜態生活等影響,國內高血壓人口持續攀升且有年輕化趨勢,18歲以上成人平均每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對此,李宏信表示,臨床發現高血壓患者中至少10%的人曾有過耳鳴的症狀,耳朵時常發出有如蟬叫聲或蚊子振翅的「嗡嗡」聲響。
為什麼高血壓會引發耳鳴呢?李宏信醫師解釋,高血壓本身會對血管造成損傷和導致動脈硬化,影響內耳的血液供應,損及聽覺神經;若再加上高血壓患者伴隨血脂異常而血管阻塞,造成內耳過氧化脂質堆積,耳血管萎縮和供血不足的情況將會加劇,建議盡早就醫做聽力檢查和治療,以免症狀惡化。一旦耳鳴聲音變大聲且聲音變尖銳,甚至整天24小時不停的耳鳴,易造成聽力減退、重聽,甚至失聰。
對於高血壓引發的耳鳴症狀,治療策略需兼顧血壓控制和耳鳴緩解,應遵照專科醫師的醫囑,李宏信指出,初期耳鳴的患者在3個月內,只要奉行清淡飲食、作息規律、不熬夜、多休息和少暴露噪音環境的原則,大多可以不藥而癒。若耳鳴超過半年以上,用藥上則會給予暢通血管、神經營養補給或抑制血管過度收縮等功能性藥物,病情也多可能逐漸減輕,達到穩定的控制或消失的機會。
家醫科李政道醫師表示,不僅高血壓本身可能誘發耳鳴,部分含阿斯匹靈成分的降血壓藥物也可能是引發耳鳴的導火線,因此,高血壓患者若出現耳鳴症狀,應盡快告知醫師,必要時調整處方內容,以緩解不適。其他生活保健法,如不暴飲暴食、戒除高鹽高油高糖飲食習慣、嚴禁菸酒、適度抒解壓力和減少熬夜等,也是遠離高血壓和耳鳴的錦囊妙招。
★活動快訊:6月22日(六)下午,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將邀請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醫師,為民眾主講「解析!您所不知道的耳鳴重聽眩暈」。如欲參加的民眾請電洽:(02) 2391-5568轉報名組,或上網:http://bit.ly/2HlXvVA報名。
相關部落格
-
突發性耳聾幾乎發作於單耳 錯過黃金治療期恐喪失聽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622造成突發性耳聾的主因有內耳血管阻塞、病毒感染,前者發生機率最高的為三高患者,後者則以皰疹病毒(HSV)最為常見,其餘少數個案可能是外力傷害造成,如外力撞擊、鞭炮聲、煙火,及自體免疫疾病使正常細胞遭受破壞,其他包含癌症、細菌感染等。 -
換季鼻子像水龍頭關不住! 想根治鼻過敏須先了解成因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204該如何永久的擺脫鼻過敏的困擾呢?「鼻過敏患者的症狀通常難以根治」,李宏信醫師表示,最常見的藥物治療或採鼻噴劑抑制過敏的方式,雖然短期之內能見效,但只要停藥不久就會再度復發。 -
黑眼圈、咬合不正、暴牙害你變醜! 鼻過敏可能是禍首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719至於有鼻過敏的人為何會變醜呢?李宏信進一步分析,是因為當鼻黏膜腫大時,會造成鼻塞、難以呼吸,導致患者很自然地就會張口呼吸,而用口呼吸的影響就是口乾舌燥、睡覺時習慣舌頭下移,又長時間張口呼吸,容易造成打鼾形成呼吸中止症,導致門牙會被往前推而產生暴牙或咬合不正。 -
跨年演唱會倒數! 突發性耳聾求診人數恐再有一波高峰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588根據耳鼻喉科門診觀察,跨年晚會後的1周內,往往是突發性耳聾求診的患者人數激增的高峰期。李宏信醫師說,突發性耳聾的醫學定義是指,3天之內、連續3個聲音頻率,發生超過30分貝聽力喪失的,是1種急症。雖然醫界對於其致病機轉仍不甚明確,但普遍認為與長期處於高分貝環境中、病毒感染、壓力、糖尿病、內耳血管病變……等有關。 -
眩暈有2種!這種屬現代文明病 看iMax電影也可能誘發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117眩暈症可分為「周邊型眩暈」和「中樞型眩暈」2大類型,約9成以上的患者為內耳前庭不平衡引起的周邊性眩暈,也可簡稱內耳型,包括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耳部前庭及三半規管之神經發炎或梅尼爾氏症;中樞型眩暈通常是腦血管疾病、腫瘤等引起,治療較為棘手。
延伸閱讀
-
量血壓時翹腳又聊天 其實是錯的!該如何正確量血壓?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259根據衛福部2020年國人10大死因統計,高血壓性疾病高居第7位,其他與高血壓相關如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腎臟病變等也都名列十大死因之一,由此可見高血壓對健康狀況的重要。 -
講座報名/耳鼻喉科名醫開講 戰勝耳鳴、眩暈和鼻過敏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71台灣季節變換時,日夜溫差變化大,很容易誘發過敏症狀,鼻過敏與鼻竇炎都是國人常見的疾病,發作時的症狀包括流鼻水、流鼻涕、鼻塞和頭痛。 -
方向錯了當心戳進腦袋! 小兒科醫師教你如何正確快篩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331近來不少人都有用家用快篩的需求,包含居家隔離者或是檢疫者,也需要用家用快篩。戳鼻子成為人人的日常,但是你真的「戳」對了嗎?小兒科陳木榮醫師在FB分享正確的快篩方式,如果走錯方向就戳進腦袋了! -
我又失眠了!文明病纏身好痛苦 這些健康問題不容忽視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1464《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三個月「文明病」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十大文明病網路聲量排行。 -
感染Omicron與感冒如何分辨? 醫師:咳嗽的咳法不同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830近期本土確診個案屢創新高,COVID-19的疫情進入以Omicron為主的流行樣態。不過大家都知道,Omicron以輕症為主,目前的輕症率仍維持99%的高點,僅少數人出現肺炎症狀;但可能讓很多人誤以為只是小感冒。如果我有症狀,我應該以為是Omicron還是當一般感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