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成癌友死亡非癌症本身 營養不良是致命關鍵

3872
【NOW健康 陳鴻謙/台北報導】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榮譽理事長王輝明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榮譽理事長王輝明指出,在癌症治療過程中,營養適時介入相當重要,唯有正確的營養補充,才能讓癌友度過癌症本身,以及化療、標靶藥物帶來副作用的種種難關。(圖/公關照片)

減重是全民運動,但對於癌友來說,維持體重,甚至重一點,卻是保命抗癌的關鍵,研究調查顯示,8成癌友營養失調,體重變輕,以致中止治療或降低用藥劑量,治療效果大打折扣,臨床中每5名癌友就有1人死於營養不良,而非癌症本身。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榮譽理事長王輝明指出,在癌症治療過程中,營養適時介入相當重要,唯有正確的營養補充,才能讓癌友度過癌症本身,以及化療、標靶藥物帶來副作用的種種難關。只可惜在抗癌過程中,許多病人及家屬忽略了營養的重要性,以致癌友營養不良,不僅影響癌症治療的進程,導致身體越來越虛弱,如何有效做好癌友的營養照護,實為癌症治療上不可或缺的一環。

毛毛為腸癌病友協會志工,罹患大腸癌那年,才剛過31歲生日,正準備與交往10多年的男友結婚,沒想到,卻被確診大腸癌第二期,腫瘤位置離肛門口只有3.5公分。在醫師建議下,毛毛切除肛門,做永久性的「腸造口」(人工肛門),接著歷經30次放射線治療,服用2年半的口服化療藥,手術加上藥物,讓她幾乎沒有食慾,體重直直落,整個人瘦弱、沒有體力,治療成效並不好。

在諮詢營養師後,掌握低醣、優脂、高蛋白等3大營養原則,飲食上不再「不餓就不吃」,即使沒有胃口,也要勉強自己食用一定的份量,且透過保健食品,補充足夠的營養,讓自己更有體力對抗癌症。國內一項針對癌症患者的營養介入調查,全台共21家醫院、計178位癌參與這項計畫,觀察使用癌症專用營養補給配方後的身體變化,指標為體重是否有增加、食慾是否有增加、活動力是否有增加、 生活品質是否有增加等。

營養支持計畫持續追蹤4至8週,期間醫護人員提供營養衛教相關資訊,結果發現,7成的癌症患者體重增加,8成患者食慾、活動力及生活品質均獲明顯的改善。王輝明理事長指出,癌友飲食指引的首要重點為減醣,因為癌細胞的主要熱量來源為醣類(碳水化合物),一旦攝取過多容易引發高血糖影響腎臟功能。

此外,足夠攝取優脂及高蛋白,才能協助組織再生及避免營養不良的情形發生,在脂肪部分,建議攝取含Omega-3不飽和脂肪酸成分的深海魚,進一步抑制和降低發炎反應。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