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會傳染!多關懷避免憾事發生

2110
【NOW健康 楊格非/台北報導】
自殺會傳染!多關懷避免憾事發生
▲國內鄭泰安醫師研究結果也是如此。鄭泰安針對台灣知名男性藝人上吊自殺身亡(2005年5月2日發生)之後3周進行調查,發現臺灣企圖自殺的人數顯著增加了55%。(圖/ingimage)

 一日兩跳、一死一傷!捷運跳軌自殺事件層出不窮,專家指出,部分有自殺意念的民眾很容易就受到一連串自殺事件的暗示與誘導,進而出現自殺行為。提醒媒體及家屬,應該提高警覺,不要造成憾事發生。

 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表示,許多學術研究顯示媒體大幅報導自殺新聞,對於自殺意念的民眾來說,的確會出現誘發的效果。香港研究發現,媒體強力報導知名影星張國榮自殺身亡一個月後,同年齡男性以跳樓自殺的人數激增為2.5倍。

 國內鄭泰安醫師研究結果也是如此。鄭泰安針對台灣知名男性藝人上吊自殺身亡(2005年5月2日發生)之後3周進行調查,發現臺灣企圖自殺的人數顯著增加了55%。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醫護管理處處長高偉君指出,一般自殺企圖個案中,以女性居多,女性約是男性的2倍。然而在那段時間中,想自殺的男性卻是女性的2.6倍。由此可知,媒體報導對於社會大眾的影響力。 

 高偉君呼籲,社會、媒體輿論與政府各部門都越來越重視自殺防治工作,在整個防治工作中,媒體所隱藏的影響力不容忽視。世界衛生組織(WHO)特別提供「六不六要」作為給媒體的參考建議,媒體應該積極協助自殺防治的宣導工作。

 例如,當報導事件時,與醫療衛生專家密切討論。.提到自殺時,用「自殺身亡」而不要用「自殺成功」這樣的字眼。只報導相關的資訊,且刊登在內頁而非頭版。

 另外,報導中應盡量凸顯不用自殺的其他解決方法,並提供與自殺防治有關的求助專線與社區資源,多多報導有自殺意念者的危險指標以及可能的警訊徵兆。

 至於家屬方面,如果出現類似社會自殺新聞,就應提高警覺,不要讓有自殺意念者單獨觀賞電視,盡量陪同至外面走走,少接觸電視新聞,或是平面報導。

 如果察覺異狀,應該積極陪同就醫,尋求專業醫療的支援,或是多利用輔導專線。例如,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諮詢專線1999轉8858(幫幫我吧)。全國自殺防治24小時服務安心專線0800-788-995(請幫幫-救救我)。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