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整患者 食用健康食品需謹慎!

771
【NOW健康 陳怡君/台北報導】

  患有心房顫動的陳先生,一直都固定服用抗凝血劑(Warfarin)治療,最近卻因為吃了銀杏而造成手臂出血,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黃瑞仁表示,這名病患算是不幸中的大幸,有些服用傳統藥物的病患,因為副作用造成腦出血,導致無法挽回的悲劇。

  心房顫動是心律不整的一種,是由於心房不協調且雜亂的跳動而無法正常收縮所造成,因此容易形成血栓、血塊,而一旦血栓或血塊流向腦部,發生腦中風的機率比一般民眾高出5倍之多!黃瑞仁教授指出,雖然心房顫動患者發生腦中風的可能性極高,但是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國內患有心房顫動的患者,有高達六成以上並沒有遵從醫師指示服藥,原因在於傳統治療藥物(Warfarin)的副作用大,可能會造成顱內出血的副作用讓病人感到懼怕,原本用來預防腦部血管阻塞的藥物,反而造成致命的危險。

  傳統藥物在使用上有許多不確定性,除了需要定期接受抽血檢驗,一方面確保藥物在合宜的使用範圍,另一方面更要監測凝血時間(INR),如果INR的數值大於3.5,將會增加出血機率,而且此藥物也因為容易和食物(例如:綠色蔬菜)與其他藥物產生交互作用,讓醫師與病患對於此藥物,都抱持著戒慎恐懼的心情。「不少服藥的病患,曾出現的副作用如:牙齦出血、血尿血便,甚至是上消化道出血而導致吐血,因為害怕而停藥的病患大有人在;而對於醫師來說,希望病患能按時服藥,降低中風的風險,卻怕副作用而有更不堪設想的後果,但病患如果沒定期用藥,又擔心血栓或血塊會造成缺血性腦中風,所以真的是非常兩難」。

  不過隨著FDA上個月通過新一代口服抗凝血藥物dabigatran etexilate,比起傳統治療藥物,除了能再降低中風風險外,更能大幅減少顱內出血的危險,再加上不會受到飲食影響,更可免去藥物監測的瑣碎步驟,是美國近五十年來首次核准通過的口服抗凝血藥物。黃教授進一步表示,未來藥物引進台灣時,最好針對東方亞洲人進行臨床研究,以確認劑量高低;並提醒民眾平時要注意心跳變化,如身體出現不適,一定要即刻就醫,以免發生無法挽回的悲劇。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