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窩囊腫膝關節疼痛 經膝內視鏡治療

964
【NOW健康 黃曼瑩/台北報導】

  膝窩囊腫又稱貝克氏囊腫,是在膝關節背後形成囊腫,生成原因是膝關節腔內滑液,因關節發炎,分泌產生過多滑液,流入膝窩滑囊內,無法回流到膝關節腔內,當膝關節疾病繼續存在,關節炎分泌的滑液繼續不斷增加,若沒有治療,關節滑液就繼續往膝窩滑囊內流入,膝窩滑囊越脹越大,因此就形成所謂的膝窩囊腫,或俗稱貝克氏囊腫。

  膝窩囊腫常常伴隨著退化性膝關節炎、類風濕性膝關節炎、膝內側半月軟骨破裂或膝蓋骨軟化症,以及其他膝關節炎而存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骨科醫師陳熙全表示,因為位於膝關節後面,愈脹愈大,影響膝關節彎曲活動,甚至引起膝關節疼痛不適,患者常會恐慌以為長腫瘤或骨癌而就醫。

  在骨科門診裏,就診患者都會先告訴醫師,膝關節後面長一個腫瘤且越來越大,很害怕是否長瘤或是癌症,醫師會安慰他們,這是膝窩囊腫的可能性最大,只要經X-光檢查及磁振造影(MRI)檢查即可診斷出來,有時候膝關節疾病治癒或症狀改善,有些囊腫會自然變小或消失,所以患者大可放心,並非一定需要手術切除,可以再觀察一段時間。

  門診裡有膝窩囊腫的患者,陳熙全說,通常同時也是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透過X-光及核磁造影檢查確定診斷後,在經由膝內視鏡手術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同時,用電燒氣化棒將位於關節腔內後側膝窩囊腫出入口或缺口,因電燒使滑囊膜收縮而封閉起來,然後抽出囊腫滑液,囊腫因而變小不見,當關節病變改善或治癒,膝窩囊腫不必經外科手術切除,也不會再復發。

  透過膝內視鏡手術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伴有膝窩囊腫的病患,經約兩年治療追蹤,發現改善了退化性關節炎症狀,同時膝窩囊腫也未再復發。目前尚未有透過內視鏡使用電燒氣化棒治療膝窩囊腫的文獻,所以仍需更長時間及更多病例追蹤觀察,但是他認為,至目前透過膝內視鏡治療膝關節炎併有膝窩囊腫,不失為一種安全又可靠的方法。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