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貼新菸標籤 盼健康捐新制早上路

645
【NOW健康 楊格非/台北報導】

  立法院去年三讀通過「菸害防制法」調漲菸品健康福利捐,原本每包香菸課徵10元健康捐,調漲為20元,不少老菸槍氣急敗壞,因為抽菸得多花錢,沒想到,新制遲遲未能上路,原因就卡在區別新菸、舊菸所產生行政費用。

  據統計,台灣地區每個月販售一億八千萬包香菸,數量之多,超乎一般人想像。菸捐新制要是每晚一個月實施,每個月便減少了15億元健康捐收入。

  衛生署副署長鄭守夏表示,立法院三讀通過菸品健康福利捐之後,原本預計今年3月1日起實施,每包香菸的售價將提高十元,但區分新菸、舊菸的方法迄今仍莫衷一是,以致新制無法如期上路。

  鄭守夏指出,衛生署原本討論了「補徵」以及「標籤辨識」等兩大方案,不過,各有優缺點。最後衛生署傾向支持「辨識」一案,也就是在新菸外包裝貼上或印製標示,來區別新舊菸品。

  為了解決一菸兩價問題,衛生署幾乎動了起來。衛生署長葉金川昨天中午特別至立法院國民黨團,針對此案進行專案報告,希望能夠取得委員們的支持。

  目前規畫中的配套措施,標籤由政府出面印製,至於如何貼上去,則希望菸商自行吸收相關成本費用。不過,菸商相當反彈,甚至考慮提出訴訟。

  鄭守夏無奈地說,如果菸商不願意配合,衛生署也討論出來備案,考慮聘請短期勞工來黏貼新菸標示。如果實施,就能創造數千人次的就業機會。

  至於經費來源,依照衛生署規劃,黏貼標籤的成本,希望能從修改「菸害防制法」中的菸捐管理分配辦法,透過菸捐行政費用來支付所有費用。

  對於衛生署打算挪用菸捐中的行政費用,董氏基金會相當氣憤,嚴厲批評,如果要花這筆錢,也應該由從中賺錢的菸商來支付這筆費用,而不是拿菸捐來補貼。

  國健局指出,之所以選擇黏貼標籤方式來辨識新舊菸,主要是考量基於對消費者資訊的揭露,避免業者廠商低報或是不當得利等情況發生,以及避免圖利菸商之嫌。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