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眼球出現如蚊蟲般漂動黑影可能患有飛蚊症,如何治療?
正解:雷射光凝固治療。
眼前出現蚊子,卻打不到、抓不著,還會跟著眼球轉動飛舞,甚至在眼球停止運動時,仍繼續移動,這種惱人的情況俗稱為飛蚊症,有時是黑點或圓圈,有時是絲狀飄動的影像,醫師提醒若有高度近視、糖尿病患者...等,都要定期做散瞳檢查。
隨著年紀的老化或近視的關係,使玻璃體逐漸退化,發生液化凝縮的現象,進而產生一些膠質黏結物或細胞碎屑,常發生在曾接受過白內障手術或深度近視之患者。台南成大醫院眼科主任曾順輝醫師表示,在醫學上稱之為「玻璃體混濁或玻璃體退化」,當這些飄浮的雜物投影在視網膜上,便形成惱人的飛蚊。
大多數的飛蚊症,只是眼球玻璃體退化過程中所產生的症狀,若眼前突然黑點數量劇增或視力驟降等,此警訊可能是發生視網膜剝離的前兆,或玻璃體出血的徵狀。較嚴重的飛蚊症現象,應先至眼科做散大瞳孔,全視網膜檢查,確認有無玻璃體與視網膜產生牽扯,或是視網膜裂孔和剝離;若有視網膜裂孔或局部剝離,則可透過雷射光凝固治療,利用雷射光修補裂孔及剝離的視網膜,防止病灶繼續擴大。
大多數病患在接受雷射後,即可避免視網膜繼續剝離,曾順輝醫師表示,指出如果拉扯嚴重、裂孔剝離修補不易,或剝離範圍仍在增加,並影響視力時,則需立刻以視網膜手術治療,若接受雷射光凝固治療,需每3~6個月追蹤檢查,而視網膜手術治療後,則需每2~3個月定期檢查。
曾順輝醫師表示,提醒高度近視、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如罹患高血壓、糖尿病或施行過眼科手術者的高度危險群,發現飛蚊在眼前漫天飛舞時,需小心謹慎面對,應儘早至院所做眼底檢查,避免延誤治療而造成遺憾。
延伸閱讀
-
糖尿病患小心視力受損! 眼前飛蚊恐為玻璃體出血所致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1409書田診所分享1個案:有1名55歲男性,有糖尿病史,主訴視力模糊,眼睛突然有黑影出現,以為只是飛蚊症影響視力,至眼科就診。經問診檢查發現,2年前因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接受雷射治療後,患者因自覺視力穩定,沒有不適症狀,雖然醫師囑咐要定期追蹤檢查,但疫情期間深怕染疫,兩年不敢回診追蹤,結果病情惡化成「增殖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所看到的飛蚊現象,其實是玻璃體出血。 -
視網膜剝離比想像中常見 200度超廣角眼底照相揪病灶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565朱智盟表示,一般人能看得見影像和色彩是因光線通過水晶體後,聚焦在視網膜上,感光細胞接收到光線後,再由神經傳導到大腦以產生影像。正常情況下,視網膜感光細胞與它的色素上皮緊密接合,包住眼睛的玻璃液體;但當視網膜產生裂孔,玻璃液體就會沿著裂孔滲入兩層之間,造成感光細胞無法接收到營養來源而漸漸失去功能,此時如果不及時手術治療,將玻璃的視網膜貼回原位,感光細胞就會死亡而導致失明。 -
不想與飛蚊症共存! 雷射治療掃除眼前黑點改善近8成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5438為什麼眼前會出現這些飛行物阻擋視線呢?眼科醫師朱智盟指出,飛蚊症的起因大部分是老化造成眼睛裡透明的玻璃體變得混濁。玻璃體是1種清澈的膠狀纖維,當玻璃體遭受氧化物自由基攻擊,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老化時,膠狀纖維便會斷裂而產生各種形狀的混濁物。 -
疫情下線上學習改變用眼習慣 眼科照護定期回診免惡化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1625日前發現一名青壯年男性嚴重視網膜中心動脈阻塞,造成近乎單眼失明的眼中風病例。由於眼中風多數有高血壓等慢性病史,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長時間久坐導致血液循環不良,因此坐30分鐘就要站起來多活動,避免血栓形成,也提醒三高患者如果突然發生視力減退或視力喪失的問題,應儘早就醫。 -
3C高度使用者眼前出現黑點別輕忽 飛蚊症中醫可改善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098鄭愛蓮指出,根據門診經驗,飛蚊症的患者年紀最小從18、19歲就有,而以老年人為大宗,由於造成飛蚊症的主因是年齡漸長,眼球玻璃體退化而形成的混濁物,其中又以肝氣、腎氣較弱的人,較容易罹患飛蚊症。一般而言,飛蚊症會以多種形態出現,如:黑點、絲線狀、圓圈狀,大多是良性的,可與之和平共處,但仍應至眼科檢查,是否眼底有嚴重疾病所導致。若出現飛蚊症數量突然增加、伴隨有閃光現象、視野有缺損、視力模糊等情況,應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