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歲國中老師黃小姐從小就是B型肝炎帶原者,國三開始,每年固定至醫院定期接受GOT、GPT、FP檢測及超音波檢查,藉此掌握B肝健康狀況,沒想到前年接受超音波檢查時,卻意外發現罹患了肝癌,讓她驚恐萬分。
據統計,全國約有300萬名B型肝炎帶原者,相當於台灣成人每五人中,就有一位是B肝帶原者,B型肝炎儼然已成為台灣人不得忽視的國病。
為推廣民眾對B型肝炎的認知,B肝醫療策進會台灣分會發表了「B肝達人自我檢測表」,並與全國各大醫院、丁丁連鎖藥局及台灣大車隊合作,讓民眾能夠透過簡單的測驗方式,了解定期接受肝炎病毒量檢測的重要性。
基隆長庚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簡榮南指出,國內B肝患者幾乎都是從小即為帶原者,直到成年才開始引起肝臟發炎,由於肝炎病毒量累積在身體裡越久,發炎的過程就會越長,病情控制當然越不易,罹患肝硬化的機率就會越大。
令人遺憾的是,肝臟是沈默的器官,就算發炎,症狀也不明顯,因此,體內有B肝病毒的患者中,只有三分之一會主動就醫,願意自費檢驗病毒量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簡榮南強調,國內B肝患者裡面,六成屬於沒有病毒的帶原者,其他四成則體內帶有B肝病毒,且肝臟呈現發炎狀態,研究發現,帶有病毒者一定得在40歲前,透過藥物降低病毒量,否則日後罹患肝硬化機率將增加20、30倍。
成功大學附設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張定宗則指出,光是定期檢測肝功能指數,而沒有檢查病毒量,這無法掌握肝臟健康的真實狀況,只可惜,每10個病人中大約只有1人願意自費接受肝炎病毒量檢測。
長庚醫院研究發現,病患能在30歲前靠著自身免疫功能,將肝炎病毒量壓至測不到,日後罹患肝硬化的機率約只有1.1% ,30至39歲則為4.1%,到了40歲後才開始抑制肝炎病毒量,則演變為肝硬化的機率就有27.3%,50歲以上才開始治療,肝硬化機率則高達33%。
簡榮南指出,如果血液篩檢,B肝病毒量偏高,就應該提早接受藥物治療,盡量在40歲之前,將病毒量壓到最低,甚至是測不到的地步。
針對肝炎病毒量的控制,目前有四種B肝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方式,抗藥性則是B肝患者接受治療時最主要遭遇到的問題,而肝炎病毒量的多寡,也與B肝口服藥物日後的抗藥性高低相關。
張定宗表示,患者在接受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六個月後,應檢測肝炎病毒量,如果肝炎病毒量越低,表示病毒消失機率高,顯示將來在治療過程中產生抗藥性的機率也會明顯降低,甚至低於50%。
簡榮南補充,除了抗藥性發生機率外,病患的肝炎病毒量若可以降到測不出來,則「療程結束」與「追蹤結束」的成功機率也較高,也就是肝炎病毒量越低,病患結束療程並持續追蹤後,肝炎復發的機率也可相對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