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眩暈的中醫對策

629
【張翠芬/台北報導】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吳建隆醫師表示,很多眩暈患者求助中醫,通常是西醫治療無效,或是對於西藥反應不佳且病程較久者,才會求助中醫。

  中醫將眩暈分為以下幾型:

  1.脾虛:這類患者通常是年輕時缺乏保養,經常熬夜、常吃冰冷食品,未好好休息,以致常到4、50歲中年時出現眩暈症狀;治療原則是改善腸胃機能。

  對策:白朮、蒼朮各3錢煮500㏄水喝,可以改善腸胃水溼情況,而減少眩暈發作。

  2.血虛:女性月經不調及更年期前後最容易發生;患者舌頭顏色淡紅、月經不規律、較勞累且臉色多蒼白虛弱。這類單純血虛的患者只要補血即可改善。

  對策:單純臉色蒼白需補血者,只要吃四物湯即可。

  3.氣虛:元氣不足、吃東西不夠、體能不足,經常感覺壓力大、有氣無力。治療上,脾氣虛者補胃氣;肺氣虛者溫肺;腎氣虛者固腎。

  對策:脾氣虛者可用黨參、茯苓、白朮、甘草來改善;肺氣虛者常容易有過敏、胸悶情形,可以用苓桂朮甘湯(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溫肺;腎氣虛者可以用腎氣丸改腰痠腿軟的情況,再加上杜仲、枸杞和牛膝等中藥來調理。

  4.火氣:以肝火和胃火造成的煩悶頭暈最常見。肝火旺患者以中年男性為多,且經常合併有高血壓。胃火旺者經常是大吃大喝,臉上易長痘痘,腸胃、牙齦浮腫,大便乾硬,容易眩暈。治療原則是降胃火、肝火。

  對策:降肝火可用天麻、鉤藤,並有降血壓效果。降胃火可用生脈飲調理。

  另外對於找不出病因的頭暈,吳建隆建議可以用天麻來調理,切片熬煮雞湯或打成粉來服用,有治本、治標的效果;有些女性晚上睡不好,以致白天暈眩,可使用甘麥大棗湯調理。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