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臺北慈濟醫院心臟內科醫師詹仕戎說明,經心導管檢查後發現張女士冠狀動脈並無阻塞,安排左心室造影檢查,發現左心室心尖處幾乎不收縮,是典型的「壓力性心肌病變」患者,於是給予乙型離子阻斷劑、硝酸鹽類血管擴張劑,一週後病況改善出院。
詹仕戎表示,壓力性心肌病變好發於60歲以上,女性高於男性,尤其是更年期及停經後的婦女,因失去荷爾蒙保護,加上身心壓力大、情緒易波動,是壓力性心肌病變的高危險群。
分析導致壓力性心肌病變的原因,三成為情感問題,不少病人在痛失親人、失戀、與人衝突,情緒一激動焦慮就發病。四成是身體問題造成,例如過勞、手術、慢性阻塞性肺病、氣喘、支氣管炎等造成呼吸困難,都可能發病。另三成則無法精確診斷原因,研判可能與腎上腺素等內分泌有關。
詹仕戎說,壓力性心肌病變最早由日本人發現,症狀和急性冠心症表現相似,二者間最大的不同是,一般急性冠心症病人發病時冠狀動脈血管會堵塞,而壓力性心肌病變病人發病時血管則暢通,但心尖肌肉幾乎不收縮,基部照常收縮,導致左心室的形狀有如日本章魚壺,被稱為「章魚壺心肌症」。
大部分患者在情緒緩和,壓力事件解除後,經數週或數月左心室功能便會恢復正常。如左心室收縮功能受損,則可施給乙型離子阻斷劑、抗凝血劑、利尿劑等藥物來保護心臟,避免短期間內併發心臟衰竭症。
「任何壓力事件都可能誘發壓力性心肌病變!」詹仕戎提醒,雖然此症預後良好,但病人平時應避免情緒波動,學習釋放壓力。投票日將近,民眾心情易隨選情波動,如有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時,一定要儘快就醫,以確認病症,妥善治療。
延伸閱讀
-
心悸莫輕忽!慎防「心房顫動」 這可能是中風隱形殺手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270常常心悸、胸悶、頭暈?小心這可能是中風的隱形殺手「心房顫動」,即便初期症狀輕微,甚至讓人無法察覺,但心房顫動所造成的危害卻是相當嚴重,包括心臟衰竭、中風、下肢血栓等,還可能會喪命。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於7日舉辦公益講座,特別邀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志維,與民眾分享如何遠離心房顫動的中風風險? -
真的會氣到心臟病發!情緒起伏過大 恐誘發心碎症候群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453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周邊血管科主任張育晟說明,長期處在壓力大的環境,或者是情緒起伏劇烈的情況下,會造成情緒緊繃、腎上腺素分泌過旺、交感神經亢奮,因而心率加快、血壓升高等症狀,連帶造成心血管收縮,增加心臟的負擔,進而出現心悸、胸悶、頭暈等症狀,等到壓力解除或情緒恢復穩定後,心臟功能又回復到正常狀態。 -
心碎一點都不誇張! 壓力性心肌症容易與心肌梗塞混淆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907心碎症候群又稱為壓力性心肌症或章魚壺心肌症,在1990年時由1位日本醫師提出,因為病發時,心臟收縮形狀像是傳統捕章魚使用的壺,因而得名。 -
英研究葡萄酒可降心血管死亡風險 國內心臟科醫師回應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040《生物醫學中心期刊》(BMC Medicine)上一項研究表示,每周喝1至2瓶葡萄酒,可能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臟病發作、中風、心絞痛或死亡的風險降低有關。 -
羅東博愛攜手長庚 3D電氣燒灼術強化心臟手術精準度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1981心律不整的種類很多,包含心房撲動、心房纖維顫動、心室上心搏過速、心室期外收縮、心室頻脈等。心律不整的症狀相當多樣,由暈眩、心悸、胸悶或呼吸喘乃至於情況嚴重可能導致猝死,實不可輕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