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陽團隊新突破 晚期大腸治療現曙光

3250
【NOW健康 黃筱雅/台北報導】
大腸直腸癌研究
▲榮陽團隊透過高通量基因體分析發現,在大腸癌幹細胞中,Snail調控的微型RNA146a訊息途徑,藉由誘發「對稱性細胞分裂」的方式,使癌症幹細胞快速增殖。

治療晚期大腸直腸癌最棘手的部分,在於病患會產生抗藥性、形成治療的一大瓶頸。陽明大學、台北榮總組成的榮陽團隊研究發現,大腸癌惡化的元凶-癌症幹細胞,其「轉錄因子Snail」透過「誘發微型RNA146a」,可促使幹細胞增殖,並產生EGFR標靶藥物的抗藥性。

陽明大學微生物免疫學研究所王學偉教授,及臨床醫學研究所楊慕華教授,共同組成癌症幹細胞團隊,與臺北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姜正愷醫師攜手,終於在大腸直腸癌的研究上有了突破性進展。這項研究成果為大腸癌抗藥性治療發展提供新的方向,已於今年3月1日發表在生物醫學界具領導地位的權威期刊《自然細胞生物學》(Nature Cell Biology)。

榮陽團隊透過高通量基因體分析發現,在大腸癌幹細胞中,Snail調控的微型RNA146a訊息途徑,藉由誘發「對稱性細胞分裂」的方式,使癌症幹細胞快速增殖。大量產生的癌症幹細胞,會導致大腸癌惡化轉移、對EGFR標靶藥物的抗藥性。

榮陽團隊指出,這項研究成果在臨床上最具價值之處,在於這種大腸癌幹細胞的標靶藥物抗藥性,無法用過去常用的KRAS基因突變篩檢來預測。這解釋了為何大腸癌病患經過標靶治療,卻仍持續惡化的病因。

研究也發現,合併使用特定的標靶藥物,如MEK抑制劑、β-catenin抑制劑等,可增加大腸癌幹細胞對於抗EGFR標靶藥物的療效。

榮陽團隊分析曾接受抗EGFR標靶治療的大腸直腸癌病患,且這些病患都是經過KRAS基因檢測判定,適合標靶治療的患者。研究發現,Snail誘發微型RNA146a是造成治療失敗的主因,進一步印證了細胞與動物實驗的結果。

學界認為,這項研究成果為國內生醫跨領域研究相當成功的範例,以先進基因體科技結合細胞生物學,探討臨床腫瘤醫學的重要問題,為大腸癌抗藥性治療的發展提供新方向。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