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防冠心病慢性完全阻塞

2047
【NOW健康 陳怡君/台北報導】
慎防冠心病慢性完全阻塞
▲ 冠心病慢性完全阻塞(CTO)是一種常見、發生率高的冠心病,振興醫院心臟功能室暨心導管主任黃建銘說到,CTO在所有介入性治療中占了約10%~20%,不過有許多人並無自覺症狀,也有人可能僅是因輕微不適,透過身體健康檢查才發現心臟血管已經阻塞。
 一位80多歲的老先生近日走路常感到疲累又氣喘吁吁,以為是血壓控制不佳而吃控血壓藥物治療,但卻遲遲不見狀況改善,後來到診間檢查,才發現心臟冠狀動脈三條血管都已阻塞,而其中一條更是完全阻塞,緊急做了介入性治療,才免於一場可能發生的悲劇。

 根據衛生署公布最新99年國人十大死因,心臟血管疾病排名死亡原因第2,且死亡人數較去年增加近600人,其中冠狀動脈心臟病更是造成心臟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冠狀動脈是環繞在心臟上的血管,心臟本身所需的氧氣及養分,都有賴冠狀動脈輸送,因此冠狀動脈可謂心臟的生命線。但是當冠狀動脈因為動脈硬化,或是膽固醇造成血管堵塞,長久下來使得血管壁變窄,如果此現象超過3個月,臨床上定義為冠心病慢性完全阻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s, CTO)。

 冠心病慢性完全阻塞(CTO)是一種常見、發生率高的冠心病,振興醫院心臟功能室暨心導管主任黃建銘說到,CTO在所有介入性治療中占了約10%~20%,不過有許多人並無自覺症狀,也有人可能僅是因輕微不適,透過身體健康檢查才發現心臟血管已經阻塞。沒有立即發作的原因,可能在於有輔助血管從其他地方長過來,可維持氧氣養分的供應狀態,但等到劇烈運動而無法負荷時,病患會有胸痛、喘不過氣等不舒服狀況,緊急就醫時血管往往已經堵塞嚴重,需要接受積極的治療。

 在治療冠心病慢性完全阻塞病患時,由於操作的複雜性與難度,過去多半以外科方式治療,如心臟繞道手術,但是近年來隨著心導管手術器材的進步,加上新的技術不斷演進發展,使得冠心病慢性完全阻塞治療可以藉由介入性治療成功醫治。目前市面上有許多新研發的心臟支架,加上國內醫師在技術上的增進,藉由介入性治療,突破了傳統手術的侷限,降低再手術的機率,而在病患傷口大小以及住院天數上都有所改善,減輕了病患的痛苦。

 由於不斷演進翻新的技術,臺灣在CTO介入性治療手術上技術純熟,將於6月底時,邀請國內外多位專家醫師至臺灣進行學術交流研討會「冠心病慢性完全阻塞介入治療國際心臟學術會議 (The 1st Angioplasty of Chronic Total Occlusions, CTO Taiwan 2011)」,並於會場實況轉播手術至振興醫院國際會議中心現場,實際討論手術現況。黃建銘主任指出,台灣不僅是第一次舉辦此會議,更難能可貴的是,有別於過去許多國際大型會議,此現場操刀手術者為臺灣醫師,希望藉由此會議,宣告台灣的高水準技術,更希望能凝聚台灣醫師的力量,將介入性治療的觀念更加發揚宣導。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