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阿宅族 「痔」向不小

684
【NOW健康 王國強/嘉義報導】

年輕阿宅族 「痔」向不小 
  越來越多年輕人成為「阿宅」一族,成天窩在電腦前,少動、久坐、不愛吃蔬果又喜歡熬夜,這些都是近來痔瘡年齡層下降的因素,加上初期年輕人多不好意思就診,多是等到痔瘡嚴重出血,才願意正視這項「隱疾」,進而上醫院求救。

  嘉義長庚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葉重宏表示,近來門診中,發現不少年輕得「痔」的案例,除了男性外,女性的「痔」向也不小,近期碰到一位年輕的女性患者,年僅二十四歲的少女,卻因為痔瘡大量出血,送急診就醫,血紅素掉到三點多,與正常值的12-14mg/dl,相差甚遠,連醫師也都感到意外。

  痔瘡是人體的正常直腸末梢血管叢組織,並且有協助控制肛門伸縮功能的作用;但遇上不當用力,排便困難,及久坐等因素,使痔瘡長時間處於充血狀態等因素,會造成痔瘡的彈性纖維斷裂或血栓的形成,進而引發出血及疼痛的情形發生。葉重宏說明,一般而言,「外痔」在於肛門口附近,如有腫脹的情形,肉眼即清晰可見,且此處的痛覺神經敏感,如排便時易發生摩擦,而有出血與疼痛發生;「內痔」位於肛門管上部,一般來說並不會疼痛,但會隨著排便、用力而有出血情形,長時間排便不正常,長期便秘或腹瀉,可能會造成內痔「脫垂」,也就是脫出肛門外的情形發生。

  許多年輕的痔瘡患者,都有相同的特色,喜歡黏在電腦、電視前,少動多坐、愛熬夜、飲食不正常、纖維素攝取不足等,這些惡習逐漸累積下來,開始有痔瘡的徵兆出現,葉重宏指出,但患者到醫院求診時,通常出血情形已出現一到三年,因為羞於面對問題,或是怕開刀,就放任病情惡化,直到嚴重出血,或疼痛難忍才緊急找醫師求救。

  葉重宏解釋,除了害羞外,過去很多中重度的痔瘡患者,隱忍多年不願手術,多是害怕術後復發或肛門失禁的後遺症,其實現在痔瘡的開刀技術已十分進步,加上手術器具的輔助,讓手術更為安全;以環狀痔瘡切割手術(PPH)為例,是把痔瘡推回肛門內,之後於肛門內約三至五公分處手術;主要是將鬆弛脫出的內痔黏膜推回切除,同時阻斷剩餘內外痔黏膜下的血管供應,使其漸漸萎縮,達成治療目的;環狀痔瘡切割手術的疼痛度也較傳統手術大幅降低,恢復時間也較短,因此患者多半能在術後第二天即返回工作。

  除了手術外,也應該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維持均衡的飲食習慣,多吃蔬果、五穀類食物,每日攝取足夠的水份,還要有規律的排便習慣,如廁時間不宜過長,便後可以溫水坐浴清潔,此外,每久坐一段時間,就該起身走動,如能有固定的運動習慣更佳,這些都有助宅男、宅女們,擺脫痔瘡的惡夢。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