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正式核准恩博用於小兒乾癬治療

758
【文/蔡呈芳(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

歐盟正式核准恩博用於小兒乾癬治療 
  乾癬是一種以皮膚明顯脫屑表現的非傳染性皮膚病,一般發生於青壯年,但根據1974年Farber等學者的統計,乾癬在20歲前發病比例為35%,之後研究甚至在14歲前就高達30%。不同的種族也有不同的研究結果,如印度及荷蘭研究多數發生於6到10歲,而中東及澳洲則為0到4歲。

  與成人乾癬相比,小兒乾癬有較高的家族史,在國外研究中乾癬家族史與HLA-Cw6有關。在臨床表現上,在嬰兒,乾癬似乎較易侵犯脖子、臉部,尤其眼皮,約有40~50%的嬰兒乾癬只存在臉部。另外在嬰兒乾癬也常以尿布疹方式呈現,但表面較為乾燥,且色澤較鮮紅,且境界鮮明。長期尿布摩擦,加上尿液、糞便的刺激是形成局部病灶的主因,約到2歲時,一旦不再包尿布,常會自行痊癒,但到青春期又可能再度出現。

  另外幼兒乾癬較易有點滴狀病灶,病灶大小可到1公分,呼吸道感染的影響也較為常見,一般3到4月內痊癒,但多數幾年後會復發。此外幼兒乾癬病灶常較小、較薄,脫屑較不明顯,而有「表淺性乾癬」一詞。還有一種線型乾癬也多發於小兒,甚至是出生就有,病灶呈現特殊的線型排列,對治療反應特別不佳。幼兒的紅皮性乾癬比成人少見,但是環型膿疱乾癬則較為常見,有時會有全身性急性發作(von Zumbusch)。另外關節炎在幼兒也並不少見,約為7%,在台灣健保資料庫的研究中,小於10歲及30-59歲是乾癬性關節炎好發年齡層。

  小兒乾癬性關節炎若以5歲為界限,5歲前女性居多,平均發病為2歲,5歲後發病者則大致不再有性別差異。另外5歲前發病者較易有臘腸指,發炎指數高,但接骨點病灶較少,脊椎侵犯較少,也有報告容易有抗核抗體(ANA)。不論發病年齡,都是以侵犯不到5個關節的寡關節炎為主,這些患者幾乎都有膝關節侵犯,而多關節炎患者則除手腳關節外,也常有膝、足踝、手腕的侵犯。但在5歲前發病者,較容易演變成多關節炎侵犯。

  不論何類患者,平均是在15-16月後進入疾病緩轉,但在長期的追蹤報告中,經過15年只有約半數患者不需使用關節用藥,而1/3已產生關節蛀蝕,甚至引起關節變型。而即使在平均經過了22.8年,仍有33%還在持續治療其關節炎。由於平均乾癬性關節炎是在乾癬出現後10年才形成,且幼兒較不善於表達其關節痛,特別是小兒乾癬性關節炎出現時乾癬症狀常常還不明顯,因此小兒乾癬的診斷上較為不易,國際上目前有兩種較為常用的診斷標準,針對在16足歲前發病者:

歐盟正式核准恩博用於小兒乾癬治療

  在治療上,除了Enbrel恩博(etanercept)外,多數用於乾癬的藥物都沒有正式的進行小兒乾癬的雙盲測試,也因此目前歐盟是正式核准恩博用於小兒乾癬。但在臨床上,一般而言中弱的類固醇、普特皮、醫立妥、維生素D都常使用,而在光療上,UVB及局部PUVA也可考慮。至於在系統用藥上,Methotrexate用於幼兒劑量為0.2-0.4mg/kg,口服acitretin為0.3-1mg/kg/d,而cyclosporine則為3-5mg/kg/d。口服acitretin在更高劑量下可能引起骨生長板提前癒合,因此治療時對劑量應格外小心。除恩博外的其它生物製劑則缺少足夠的小兒使用經驗。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