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玻尿酸治療所有副作用中,以填淚溝令人感到最為沮喪,有一位患者因為注射不當,造成手術失敗,眼下如掛著兩條毛毛蟲般的小眼袋,不但十分駭人,自己無法接受,也不敢示人。這一名病人兩年來,都戴著墨鏡才敢出門,造成社交困擾,甚至引發憂鬱症,只好求助精神科。微整形醫師戴文瑛表示,選擇注射型產品時,一定要注意是否適合自己,以及包括副作用等因素要考量,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淚溝是由許多型態所造成,包括眼眶隔膜下緣的軟組織萎縮、下垂產生,與皮下組織空間與眼袋多寡都有關,出現淚溝,包括顴骨下方的凹陷與靭帶都會有改變,整個人也會變得沒有精神,給人疲勞、憂傷的感覺,因此常有許多人會藉由注射玻尿酸來改善。
但是必需選擇適合自己的玻尿酸注射淚溝,戴文瑛表示,如果屬於皮下組織豐厚的人,可以採用大分子的玻尿酸來填充,如果皮膚較薄,甚至可看到皮下骨頭,此為高難度技術,因此需要慎選材質。
坊間有人宣稱注射保濕型玻尿酸可達到整臉效果,但是戴文瑛表示,大眾應該認清,注射用保濕型的玻尿酸,並非3D立體結構,僅具有保濕效果,只能改善皮下細紋,可作為皮內含水量補充,但是並不能作為塑型與拉皮使用。換句話說,無法填補凹陷的部位,也不能用來注射淚溝。即使注射三天之後便會消除,患者平白花費一至兩萬元便罷,還有可能帶來後遺症。
該名病患在不知情的狀況下,才會被誤導使用這種注射用保濕型的玻尿酸來填補淚溝,結果導致眼下出現兩條嚇人的毛毛蟲小眼袋。必需靠自行吸收才能慢慢消除,不過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如果要早日消除,則要請醫師以水解酶來處理。
如果想注射淚溝,應該選擇塑型性的玻尿酸,只要眼周動態紋不太明顯,再配合恰當的注射量,施打淚溝就會比其他部位,在持續效果方面會較佳。整形外科醫師徐典雄提醒,也有人誤使用長效型填充物,結果導致不可吸收狀況,造成施打部位出現硬塊。因此要慎選有豐富經驗的整形醫師,才能使用最適合患者的填充物,了解不同注射材質可能產生的副作用,以及要掌握針對出現副作用的消除方式,患者才能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