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全民瘋運動的時代,不少人會選擇戶外運動來健身,像是參加馬拉松、登山健行等,因為美麗的風景、清新的空氣可以使人運動時心情愉悅。但在從事這些足下費勁兒的運動時,若沒有穿對適當的鞋款,恐怕會造成足底筋膜炎、後足跟疼痛等情形發生,嚴重者甚至寸步難行。
中醫師高資承說明,足底筋膜炎其實不是真正的發炎,而是一種退化性疾病。足底筋膜扮演著維持足弓、穩定足踝、協助吸震的角色,當體重過重或足部使用不當,如常踩踏鋪設鵝卵石的健康步道、爬坡、穿著違反人體力學的鞋子(高跟鞋、夾腳拖)等,皆可能改變正常步態的生物力學,導致足底筋膜張力增加,長久下來,足底筋膜插入端點(即著骨點)附近與其相連組織退化,導致病變、足底刺痛。
高資承解釋,足底筋膜炎病患常有足弓塌陷、變形的問題,主因是筋後肌腱失去支撐功能,形成內轉足(或稱內旋足)結構塌陷,使足底筋膜被進一步牽引與拉扯。常見的症狀像是下床時腳底會疼痛、久坐或久站後,剛開始行走的前幾步會有足跟疼痛,或足跟和地面接觸面的內側會有明顯的壓痛點等。
至於足底筋膜炎的治療方法,高資承指出,大多以保守治療即可奏效,針對早期的筋膜炎,只要用休息不走動或冰敷等簡單方法,便可治療。患者也可穿著治療性足跟墊,以提供足弓支撐,避免足底筋膜受到伸張;軟材質的足跟墊可增加足跟吸震能力;硬材質的足跟墊則是使足跟在負荷體重時不致於塌陷得太嚴重,間接增加了足跟的厚度。若是屬於扁平足,則需特殊鞋墊來矯正患者後足部,或者氣墊運動鞋也是不錯的選擇。
此外,高資承建議,患者若覺得足底筋膜炎疼痛難耐以致行動不便,或是想要加速復原的時間,建議可考慮搭配山元式新頭針療法(YNSA),此療法源自日本,主要是針對頭皮與身體對應的刺激點用針做刺激,進而達到止痛、舒緩身體不適的效果,YNSA採用比傳統中醫針灸還細的針,直徑僅0.18mm,因此下針時幾乎沒有感覺且安全性高,不會有傳統中醫針灸的痠麻脹痛感,適合女性與怕針的患者。
最後,高資承提供一套自我復健的方法:(一)弓箭步牽拉前足掌的跟腱,每次20秒,反覆10次為1組,共做3組。(二)足掌往外往內轉伸展足底筋膜。(三)足底滾球按摩,每次3到5分鐘,每天2到3次。輕微足底筋膜炎患者可自行在家復健,加速復原速度,病情嚴重者仍需就醫治療。
》》立即加入【NOW健康/健康傳媒】FB粉絲團,掌握健康資訊零時差!
延伸閱讀
-
菜花病毒潛伏體內免疫下降易發病 中醫治療採外敷內用
兩性關係 / 愛愛這檔事1273中醫治療菜花有自己的一套方式,黃慶雲說明,中醫是以辯證論治、標本堅固的理念出發,採取外敷內用方法,內服藥中有1種藥物名為「莪朮」,有活血祛瘀、清熱解毒之效,可以增強人體吞噬細胞的吞噬反應,藉此去除病原微生物,讓身體更新修復,通常患者治療7天,就可以看到突出物脫落,但要痊癒需視個人的身體狀況而有不同。 -
「小滿」時節頭昏身體沉重感明顯 中醫養生少不了這帖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832中醫師吳宛容表示,「小滿」天氣比「立夏」時更濕、更熱、更悶,尤其雨量會明顯增加,人們經常會感覺體內的熱氣及濕氣悶住,散不出去,頭昏身體沉重感明顯。 -
吃清冠一號拉肚子?中醫分享3階段保健法 可緩解不適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254本土疫情持續延燒,連帶著,清冠一號也供不應求,就連許多未確診民眾也紛紛搶購囤貨,然多位中醫師們出面表示「清冠一號」藥性偏涼,並不適合當作未確診者的保健用途。 -
新冠疫情狂燒無症狀患者心慌慌? 中醫師傳授抗疫解方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057談起研製防疫茶原理,鄭愛蓮分享,傳統中醫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意指當人體正氣足夠時,就不用怕任何干擾。而《傷寒論》中又將正氣稱為「衛氣」,是人體的首道防線,因此以此理論製作防疫茶。 -
沒確診能服用清冠一號嗎? 中醫示警錯誤使用恐反效果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6725台灣Omicron病毒確診數大幅攀升,進入社區流行化,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所長蘇奕彰在今年4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上說明,清冠一號治療確診病患的案例,引起民眾熱烈討論,對此,中醫師高資承表示,清冠一號適用於已經確診的病患,可以有效改善症狀,但尚未確診的病患服用,恐有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