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才1、2歲大的寶寶,手肘、腳跟竟冒出黃色的脂肪瘤,嚇壞了家長,就醫確診為罕見的「同合一」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孩子遺傳了父母雙方變異基因。為此,一等親家族成員至醫院抽血檢驗,連同寶寶在內,共有8人罹患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馬偕心臟內科葉宏一醫師指出,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有如不定時炸彈,患者隨時可能死於心肌梗塞或中風,與一般民眾相較,罹患早發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20倍以上。
葉宏一指出,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是全球最常見的家族性遺傳疾病,基因突變影響膽固醇代謝機制,導致體內「壞」的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變高,造成動脈狹窄、阻塞,引起心血管疾病等。
61歲簡女士,4年前莫名頭痛及肩頸痠痛,走路會喘,起初以為年紀大血壓過高,吃吃降血壓藥即可,沒想到症狀加劇,常覺得心臟無力、喘不過氣,就醫檢查後,發現不只有高血壓,膽固醇更為一般人的3倍。
簡女士在記者會上表示,自己最愛吃海鮮及蟹膏等高膽固醇食物,自從發現自己膽固醇過高,又屬於家族性遺傳,只好跟美食說再見,不要為了逞一時口慾,而抱憾終身。
33歲卓女士也是膽固醇過高,身上及腳上冒出一顆顆黃色脂肪瘤,以為皮膚癌,就醫後發現父母、妹妹,還有自己小孩都有「膽固醇過高」,屬於典型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患者。
葉宏一推估國內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患者約5萬名,為了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宣佈成立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病友會,建議患者應遵守生活4要點,血脂要檢測、飲食要注意、運動要規律、治療要持續,養成健康「心」生活。
台北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常敏之指出,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患者症狀為手肘、膝蓋與腳跟出現黃色的脂肪瘤,眼睛的角膜周圍出現白環或上下眼瞼出現黃色脂肪瘤。
達文西名畫「蒙娜麗莎」中隱藏著「達文西密碼」,在2008年這個密碼被解開,畫裡的蒙娜麗莎就是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患者,眼睛及手部皆有脂肪堆積形成的黃色瘤。
常敏之提醒,成年人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應低於100mgdl,未成年應低於135mg/dl,已發生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則應低於70mg/dl,如有異常,可透過藥物控制,避免心血管疾病併發症的風險。
》》立即加入【NOW健康/健康傳媒】FB粉絲團,掌握健康資訊零時差!
延伸閱讀
-
英研究葡萄酒可降心血管死亡風險 國內心臟科醫師回應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032《生物醫學中心期刊》(BMC Medicine)上一項研究表示,每周喝1至2瓶葡萄酒,可能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臟病發作、中風、心絞痛或死亡的風險降低有關。 -
羅東博愛攜手長庚 3D電氣燒灼術強化心臟手術精準度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1959心律不整的種類很多,包含心房撲動、心房纖維顫動、心室上心搏過速、心室期外收縮、心室頻脈等。心律不整的症狀相當多樣,由暈眩、心悸、胸悶或呼吸喘乃至於情況嚴重可能導致猝死,實不可輕忽。 -
皮膚下方摸到腫塊是不是罹癌? 醫師圖解脂肪瘤懶人包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2038脂肪瘤可以長在身體的各處,無論是脖子、肩膀、背部、腹部、手臂、大腿都可能發現有個皮膚隆起的位置,摸起來在皮下組織處有個腫塊。而外觀上除了隆起外,並沒有明顯的膚色變化。 -
想穩住血壓不飆升? 日媒:雙手交替輕握拳可能有幫助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975最近天氣日夜溫差大,早上出門、中午吃飯、晚上回家常常不知道該怎麼穿衣服,高血壓病患隱性傷害風險跟著增加,日本媒體NHK在節目中,教導利用雙手接替用力握拳,刺激胞膜窖(caveolae)釋出一氧化氮,只要2分鐘就能有擴張血管效果,讓血流可以更好,可以有血壓下降效果。 -
冠狀動脈粥狀硬化關鍵鍵找到了! 基因治療帶來新曙光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37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是造成猝死的主因,台北榮總研究團隊3月6日公布最新成果,台美組成研究團隊攜手破解了冠狀動脈粥狀硬化作用機轉,證實「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甲基化」正是引發血管硬化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