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體育署王水文副署長(左一)八方雲集許銘銓副董事長(左二)、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左三)、活動嘉賓—JR紀言愷,帶領學生一起不「懼」跑,體驗跑步帶來的快樂。
跑步讓孩子身心更健康。教育部體育署與董氏基金會一項針對學生參與跑步運動效益調查結果發現,每周跑步天數超過3天以上者,在專注力、睡眠及胃口變好等方面明顯高於沒有固定跑步習慣的小朋友。
教育部體育署及董氏基金會去年起於各級學校推廣大跑步計畫,以「零存整付、累計里程、快樂跑步、儲蓄健康」的概念,設計一系列跑步活動,要鼓勵兒童青少年建立跑步運動習慣。
董氏基金會常務董事葉金川表示,運動能刺激人體分泌腦內啡,讓人感到快樂;調節體內正腎上腺素,提升專注力、警覺心;調整多巴胺,讓心情愉悅、感到幸福;調整血清素,提升記憶力、學習力、快樂感。長期規律運動,讓大腦擁有自我調節的能力,也有紓壓效果。
葉金川強調,運動可以提升3Q,包括IQ-變得更聰明;EQ-消除壓力與焦慮、穩定情緒、心情變好;HQ-增進體力跟體能。建議親子,趁暑假一同規劃跑步或登山運動,家長在孩子每次完成練習時,給予鼓勵與讚美,提供小獎勵增強完成目標的動機。
調查發現,受訪者近六成每周跑步天數超過3天以上,近五成超過4天以上,超過四成認為跑步後專注力提高、近四成表示胃口變好、近三成認為跑步後當天更易入睡。
經常或總是因為心情不佳而運動者,約八成表示運動過後心情會變好。校內推廣跑步運動方案的學生,有明顯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者僅5.1%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指出,儘管同學每周都有跑步,但每次運動時間超過30分鐘者還不到五成,建議同學跑步時,不光專注於距離,應以時間為目標,逐次增加時間,持續累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