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
越休息越不舒服 年輕人下背痛持續3個月恐發炎性背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486成大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翁孟玉醫師指出,腰酸背痛是經常遇到的問題,大概每個人都曾經在工作後、久坐後背痛發作。當背痛發作,肌肉緊繃痙攣時,我們通常可以透過「多休息」來舒緩疼痛。這類型的腰痛稱作「機械性背痛」,最常見的原因為過度活動、姿勢不良,或搬運重物使背部受力過大,導致肌肉與韌帶過度拉扯而受傷。面對機械性背痛,要盡量維持良好的姿勢,多多休息,適當地做復健,就能漸漸緩解。
-
鼻過敏影響孩子成績? 這些過敏症狀讓專注力無法集中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962由於鼻過敏一旦發作,很難在一時半刻緩解,於是阿謙與父母討論後,決定透過手術改善,減少對生活的困擾。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鼻過敏已成為現代文明病,許多孩子天生就有過敏體質,每當天氣變化大或是空汙嚴重時,就會有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前來就診,主訴孩子半夜經常因鼻塞睡不好、上課沒精神,且不斷流鼻水、擤鼻涕,頭昏腦脹,無法專心於課業。 -
坐骨神經痛易復發! 男子椎間盤突出痛到沒法上班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8221名50歲出頭的男子,就是坐骨神經痛的苦主,他在3年前曾因坐骨神經痛接受手術治療,開刀後又經過1整年的修養,才回復到正常狀態,不過好景不常,該名男子近期再度受到坐骨神經痛的折磨,疼痛程度嚴重到令他無法獨自行走。醫治這名男子的張賜興指出,當時該名患者是坐在輪椅上,由家人陪同前來尋求中醫的治療,患者因椎間盤突出,壓迫到坐骨神經,引發大腿及小腿後側疼痛、痠麻,痛得無法上班,且嚴重影響生活作息。 -
諮商心理師分享乾癬治療經驗 奉勸癬友別誤信偏方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41965歲邱小姐就是典型個案,年輕時皮膚姣好,不料,34歲時乾癬發作,全身皮膚紅腫、緊繃、滲血,嚴重時,全身皮膚滲血,連翻身、起身都覺劇痛,窩在床上不敢動,憋尿憋到膀胱差點壞掉。 -
16歲男高中生學測指考壓力大 12指腸潰瘍反覆腹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446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邱展賢表示,生活作息不正常,三餐不能準時吃,是症狀發生的主因。很多人會有「餓過頭」經驗,食物早已不在胃部,但是胃酸腐蝕加上胃絞動,就可能在胃壁與12指腸造成潰瘍。邱展賢強調,胃部與12指腸潰瘍很不容易痊癒,如果再加上幽門桿菌影響,病況更是雪上加霜。 -
感染新冠肺炎不只肺部受害 部分倖存者恐受精神疾病擾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402研究作者之一、牛津大學的精神病學教授Paul Harrison表示,根據他們的研究發現,大約有20%的COVID-19患者,在確診之後90天內回報他們罹患了精神疾病,更進一步發現,65歲以上確診的患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比沒有感染COVID-19的人更高。 -
肝臟問題有跡可循 皮膚發癢、泛黃、指甲變化都是警訊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747書田診所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王志堂表示,肝臟是沉默的器官,即使處於發炎狀態,通常也沒有症狀,提醒B、C型肝炎患者、常酗酒者(酒精性肝炎)、肥胖者(脂肪性肝炎),如果出現易累、食慾差、沒胃口等症狀時,就該積極就醫。 -
疫情影響經濟無薪假人口破2萬 壓力型耳鳴患者激增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626耳鳴初期發作聲音不大、時間也不長,因此一般人會覺得不太嚴重,症狀輕者只要多休息則可不藥而癒,但時間一久雜音會逐漸大聲,發作時間也變長,有的24小時不停止,更甚者聲音變大或有尖叫聲,更人感到痛苦而難以忍受,若至此時才看就醫,治療難度也會增加,治療成果也難以達到病人期待,以為無法治療,其實只要耐心服藥治療半年,嚴重者可能須花費更多時間才能逐漸改善,病人與醫師必須有耐心共同合作來治療頑固的耳鳴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