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性關係
-
台灣性工作者與跨性別族群愛滋防治 被忽略的真實需求
兩性關係 / 愛滋病防治15212走入關鍵社群,聽見被忽略的聲音,台灣新滋識同盟日前發表「性健康及愛滋防治焦點團體成果白皮書」,揭露性工作者與跨性別者的真實需求,以男男、男性性工作者為例,正式醫療資訊難以進入同志社群內部,PrEP市場出現地下經濟化,許多同志至泰國購買價格便宜的學名藥。 -
衛生棉條使用不當恐引發毒性休克 4至6小時要更換1次
兩性關係 / 女人幫13164衛生棉條方便又隱密,且能減少經期期間的活動限制,近年來深受女性青睞。但若疏忽使用方法,可能會帶來嚴重的健康風險,不得不慎!曾有些女性因為忘了取出棉條,或是放置過久,導致陰道壁破皮、潰瘍,甚至出現輕微發燒與感染,雖然絕大多數患者僅有輕微症狀,且在服用抗生素後即可緩解。但在極少數的情況下,細菌可能經由陰道進入血液,引發毒性休克症候群(Toxic Shock Syndrome, TSS),其病程進展迅速,若未及時就醫治療,可能會導致多重器官衰竭,需提高警覺。 -
婦人產後大笑漏尿至今30年 骨盆底肌多元復健大幅改善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11949年約6旬張姓婦人走路和咳嗽時,常感覺下體有異物,而且還會漏尿。台中慈濟醫院復健醫學部醫師林智佳透過腹部超音波篩檢,並對「骨盆底肌」實施多元復健1個月,大幅改善漏尿問題。林智佳強調,婦女應重視骨盆底肌的控制和放鬆,與下肢肌力一併強化,搭配正確呼吸和生活習慣,就能改善漏尿與骨盆不適,穩定身體平衡。 -
陪伴懷孕、生產、育兒! 國健署4大諮詢平台服務升級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8751為協助家庭度過懷孕、分娩及育兒挑戰,國民健康署孕產兒關懷諮詢服務再升級,整合多語言專線電話、官方網站、LINE帳號及FB粉絲團等4大管道,提供即時的專業資源與諮詢,讓每個家庭在迎接新生命的過程中都能安心且有信心。 -
告別「濕」控人生! 醫盤點尿失禁4大類型與治療趨勢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8045現代尿失禁治療已走向多元整合、個別化方案,王欣怡醫師說明,輕微尿失禁初步會採取保守治療,像是請患者利用凱格爾運動訓練骨盆腔底肌肉進行收縮,但必須持之以恆至少3個月以上,才能獲得有效改善;再者是到醫院進行1周1至2次骨盆腔底肌肉神經電刺激或坐磁波椅,透過外在協助刺激骨盆腔肌肉收縮。根據臨床統計,2種方式搭配訓練,效果會加乘。 -
新手爸媽必讀!預防嬰兒猝死發生 新生兒這樣睡才安全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11395嬰兒猝死綜合症(SIDS, 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是全球嬰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發生在出生1歲內的健康嬰兒身上,且多在睡眠中無預警地發生。台灣兒科醫學會與美國兒科醫學會皆建議,改善嬰兒睡眠環境是預防SIDS的重要措施。 -
卵巢畸胎瘤好發育齡女性 超過5公分恐卵巢扭轉致不孕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73871名45歲的張姓女子10年前曾切除左側卵巢畸胎瘤,近期在追蹤時竟發現右側卵巢又長出1顆7公分腫瘤,雖然她沒有任何不適症狀,但由於腫瘤已超過5公分,潛藏併發症風險,在經醫療團隊評估後,以單孔腹腔鏡微創手術切除腫瘤。術後傷口幾乎隱形,患者當日即能沐浴,且1週後回診時傷口癒合良好,無發炎情形,整體恢復情況理想,目前持續追蹤中。 -
不完美胚胎仍有一線生機!不孕夫妻別放棄 迎來新生命
兩性關係 / 不孕症7682過去被認為「成功率極低」的高程度染色體鑲嵌型胚胎,如今有了新的轉機!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生殖醫學科在2025年臺灣婦產科醫學會年會中首次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回顧六年間臨床數據,證實過去被視為風險較高的「高程度染色體鑲嵌型胚胎」,不僅成功著床,還能帶來高達100%的活產率,而且新生兒健康良好,為反覆試管失敗、僅剩高程度染色體鑲嵌型胚胎的不孕夫妻帶來另一個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