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失控!紅斑性狼瘡患者 罹患淋巴瘤、白血病風險增

2879
辰蘊如 報導
免疫失控!紅斑性狼瘡患者 罹患淋巴瘤、白血病風險增

【NOW健康 辰蘊如/台北報導】近日知名歌手坣娜因胰臟癌病逝的消息,讓許多長期關注她健康狀況的粉絲感到震驚。坣娜過去也曾飽受紅斑性狼瘡之苦,她的離世提醒我們重視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整體健康管理。紅斑性狼瘡作為一種讓免疫系統錯亂攻擊自身組織的疾病,在台灣好發於生育年齡女性且盛行率逐年上升。


發炎風暴埋下隱憂 多種健康風險需留意


台安醫院風濕免疫科杜昀真醫師指出,紅斑性狼瘡患者因長期免疫失調,確實面臨某些癌症風險上升的情況。身體持續的發炎反應會造成組織反覆受損,同時產生過量的氧化壓力與細胞激素,導致細胞內的DNA修復機制受到干擾,長期累積下來便可能誘發細胞癌變。


杜昀真醫師說明,狼瘡患者罹患血液系統癌症如淋巴瘤、白血病的風險明顯上升,肺癌、肝膽系統癌症等發生率同樣高於一般族群。此外,雖然目前醫學研究對於紅斑狼瘡與其他癌症的關聯性尚無定論,但患者仍需提高警覺,定期接受全面性的健康檢查。另個不容忽視的因素是治療藥物,免疫抑制劑雖然能控制病情,卻也可能削弱身體原本監控異常細胞的能力,形成一種兩難困境。


妥善控制疾病活性 是降低併發症的關鍵


面對這些潛在風險,患者無需過度恐慌,重點在於與醫療團隊建立良好配合關係。杜昀真醫師建議,妥善控制疾病活性是降低併發症的關鍵,這包括規律服藥不可擅自停藥、定期回診追蹤血液指標變化。生活習慣調整同樣重要,特別是戒菸這件事,研究數據明確指出吸菸的狼瘡患者罹患肺癌風險可能激增,遠超過一般吸菸者。


此外,杜昀真醫師提醒患者做好防曬、避免紫外線刺激、維持規律作息與適度運動,都有助於減少疾病復發。在癌症篩檢方面,患者應主動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更密集的健康檢查,包括定期追蹤肝功能、胸部影像檢查、腹部超音波等,讓各種潛在問題能在早期被發現。紅斑性狼瘡雖然無法根治,但透過現代醫療與自我管理,多數患者仍能維持良好生活品質,關鍵是用正確態度面對疾病,將風險意識化為具體行動。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及早搶救軟骨逆轉膝關節退化! 軟骨重建可望恢復膝力
▸打呼沒病識感恐釀重症 醫揭複雜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治療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