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現代人尋求醫美幫助日益普遍,但若過度依賴醫美治療成效而忽略醫美術後保養,可能導致皮膚的崩壞,也就是肌膚敏感且耐受度下降。臨床常見乾燥、緊繃、泛紅、刺癢,甚至一碰就痛;或是上妝卡粉、出現脫屑細紋等,這些都是肌膚保護力下降的表現。如果你也有這些困擾,現在有「無針導入」精華修復方式,透過溫和、深層的完整修護作用,快速提升肌膚保水度、滑嫩,有助達到緊實和新生。
雷射越打皮膚越薄?其實是肌膚變得敏感 醫:術後修復不可少
坊間傳說:「雷射愈打皮膚愈薄」是真的嗎?微醫未來美學王柏鈞醫師指出,醫美術後皮膚變薄,其實是指肌膚變得敏感、脆弱,容易產生乾燥脫屑、紅腫癢痛等症狀。這是因為部分破壞性較大的療程,如蜂巢或飛梭雷射,會藉由破壞表面肌膚來刺激修復;而一般雷射則透過光脈衝破壞黑色素;另外,電音波則是經由聚焦的熱能刺激膠原蛋白增生。
不論哪種醫美療程,或多或少是藉由破壞肌膚來進行重建,而「術後的修復」便是提升肌膚自癒力和耐受度的關鍵因素。王柏鈞醫師表示,醫美術後的「保濕」修復很基本也很重要,但是不能只做表面功夫,必須要確實將修護液和精華液送到皮膚基底層,才能達到全面保護、持久的修護效用。
一般保養品擦在皮膚能被吸收的僅不到10%,近年流行的無針導入技術,如「美塑超導3.0」,能幫助肌膚增加吸收修復精華,無痛、無傷口且達到更深層的補水修復,幫助醫美療程後肌膚能迅速重建。
醫美後皮膚敏感紅熱怎麼辦? 美塑超導3.0溫和導入助敏感肌修復
由於醫美術後的皮膚多處於高敏感狀態,因此不建議使用高濃度或刺激性的酸類、美白成分,以免造成二次負擔。在保濕成分的選擇方面,一般以水溶性玻尿酸或精華液為主。針對較敏感的肌膚,或進行破壞性較大的醫美療程後,則建議使用積雪草、神經醯胺來加速修復。近年更有外泌體修復與麗珠蘭等新一代成分,幫助表層與深層同步修護與新生。
王柏鈞醫師說明,新型非侵入式的「美塑超導3.0」,採用特殊的導入方式,藉由打開基底層的水分子通道,溫和且精準滲透有效的保濕修護精華,加速肌膚修復,減少因破壞造成的副作用或後遺症,降低肌膚敏感的風險,促使肌膚保水度增加、進而變得水嫩緊緻,同時也抑制黑色素細胞的活性,讓皮膚變得更加透亮。
▲「美塑超導3.0」,能幫助肌膚增加吸收修復精華,無痛、無傷口且達到更深層的補水修復,幫助醫美療程後肌膚能迅速重建。(圖/王柏鈞醫師提供)
王柏鈞醫師曾收治一位敏感肌膚的患者,皮秒雷射術後產生持續性的紅熱反應,以及皮膚乾澀現象,經建議使用「美塑超導3.0」搭配積雪草和精華液修復治療,當下立即感覺皮膚舒緩、微涼,隔天紅腫熱感明顯退除,可以上妝、正常工作生活。醫師也提醒,不同膚質恢復速度仍會因人而異。
無針導入成醫美新寵! 美塑超導3.0可與雷射、電音波併用深化保養
「醫美療程可能帶來快速的效果,但要讓效果長久,必須有足夠修護期。」王柏鈞醫師分享,臨床上有患者做完幾次美塑超導3.0的深層導入養護,補水、修復精準滲入,發現不僅皮膚水嫩緊實,也變得較不易曬傷或曬黑,肌膚自我修復的健康度與耐受度皆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美塑超導3.0」屬於無侵入式的深層導入,可與雷射、電音波等各種醫美療程併用,療程後直接進行快速修復,也可每週1至2次規律保養,皮膚一旦健康、角質層也減少,還能增加一般保養品的吸收力,建議透過深層養護方式至少持續2、3個月,有助皮膚屏障更加穩定。
最後,王柏鈞醫師提醒,每種醫美療程都有修復期,應經過專業醫師評估,選擇適合的醫美療程及術後修復計畫,一般來說,每次雷射應間隔至少1個月、電音波約半年1次。日常保養愈簡單愈好,以保濕和防曬為主,適時透過無針導入搭配醫美保養修復,幫助肌底補水與強化肌膚屏障,內外兼修,才能真正達到全面升級,重塑青春亮麗的肌膚!
# 首圖來源/王柏鈞醫師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子宮手術後擔心會影響受孕? 選擇適當的手術方式及防沾黏醫材是重要措施
▸你「左流右新」了嗎? 秋冬及早接種疫苗防病毒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