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住民擔長照人力成邊緣人? 民團提7建言籲政府改革

3205
翁靖祐 報導
新住民擔長照人力成邊緣人?  民團提7建言籲政府改革

【NOW健康 翁靖祐/台北報導】盡管嫁來台灣好幾年,但許多新住民姐妹對於長照仍是「霧煞煞」,宛如長照資源的邊緣人,明明有需求,卻不知如何申請。為此,南洋台灣姐妹會、移民青年倡議陣線、移民/住人權修法聯盟今提出10大建言,希望政府長照服務提供通譯服務,培訓照顧服務員多語言能力。


台灣高齡化社會由她們扛 新住民擔照顧者卻困難重重


台灣現有60萬名婚姻移民,隨著人口老化,新住民姐妹常成為家中主要照顧者,許多人有苦說不出。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表示,南洋姐妹受限於文化及語言障礙,不知如何申請長照,有如長照孤兒。再者,她們來到台灣,就被視為照顧者,家裡長輩及另一半常認為,外配應一肩挑起照顧責任,不用將錢花在長照自費鐘點。


南洋台灣姐妹會、移民青年倡議陣線等民團今舉行「移民照顧者10挑戰」記者會,南洋台灣姐妹會理事長洪滿枝表示,許多新住民姐妹在台定居超過30、40年,一開始適應生活、文化、宗教,並學習如何當個好太太、好媽媽,在長輩及家人生病時,則成為主要照顧者,相當辛苦。


隨著人口老化,許多新住民姐妹長輩失能失智,常有長照需求,但她們卻可能不清楚如何使用我國長照資源,有人連1966長照專線都不知如何撥打。有些外配則因尚未取得身份證,以致無法申請及使用長照資源。


南洋台灣姐妹會調查半年,蒐集新住民姐妹10大問題,例如,如何幫失能者洗澡、餵食、移位,如何申請復康巴士、心理諮商、喘息服務等。為此,以6國語言加中文製作成懶人包,提供1966、1957等專線,協助新住民姐妹尋找資源。


南洋台灣姐妹會提7大建言 為新住民姊妹爭取改革


▸建言1:落實「長期照顧服務法」,長照服務提供不得因服務對象、性傾向、性別認同、婚姻、年齡、身心障礙、疾病、階級、種族、宗教信仰、國籍與居住地域有差別待遇的歧視行為。


▸建言2:長照服務宣導應考量新住民語言及多元文化。


▸建言3:長照服務應建置多語通譯系統,服務移民家庭;


▸建言4建置照顧服務員多語訓練、考照及支持系統,提升移民照顧工作者的權益


▸建言5:提升社福、醫護助人者和長照服務工作者的多元文化敏感度,及對移民照顧者處境的理解


▸建言6:鼓勵民間發展移民照顧支持團體及文化照顧模式


▸建言7:投注資源培力婚姻移民女性及其家庭,改善移民姊妹的不利處境。


新住民從事長照困境多 立委籲重視新住民辛勞


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夏曉鵑表示,現行法令政策以台灣土生土長的台灣人為主,以致許多新住民無法用到長照資源,民團以6國語言加中文製作成懶人包,就是希望進行跨文化溝通,讓外籍配偶可以獲得協助。


多名立委到場聲援,包括,民進黨立委羅美玲、國民黨立委張智倫、民眾黨立委麥玉珍。羅美玲表示,日前在立法院總質詢時,即要求行政院長長卓榮泰應肯定沒有身分證的新住民,因為她們在台生兒育女,照顧公婆,還必須工作,負擔家計,相當辛勞,不應排除在長照服務之外。


# 首圖來源/取自立委羅美玲臉書


更多NOW健康報導
▸為求健保用藥供應穩定! 衛福部預告修正藥價調整辦法
▸睡眠障礙與失智症風險有關! 睡眠呼吸中止檢測揪共病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