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成立1週年! 善用新媒體貼近民眾關注環境議題

3205
陳郁茹 報導
環境部成立1週年! 善用新媒體貼近民眾關注環境議題

【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自112年8月22日改制為環境部,如今已滿1週年了!環境部特別邀請前環保署署長簡又新、沈世宏、張子敬,還有代理署長蔡鴻德等各界貴賓齊聚一堂,針對未來施政方向進行廣泛的意見交流。環境部部長彭啓明表示,據統計,環境部近期的網路聲量已增加了4成,他在上任以來以Podcast「環境直達車」及「彭部長,我想知道」短影音傳達理念,不僅拉近了與民眾的距離,也讓更多人關注所面臨的環境問題。


環境部跟上數位轉型 集結各界力量擴大成效


回顧1年以來的施政成果,彭啓明表示,環境部不僅承傳環保署的成熟典章與精神理念,也開展踏出環保署的框架,傳統工作用新方法面對,以智慧化方式管理、開拓新興策略方法、攜手國內外單位,一同推動各項工作。且身為「AI內閣」一員,環境部推動數位轉型,導入Taide資料庫建構環境領域知識庫,利用科技和人工智慧技術,提升大氣監測到廢棄物管理的效率,並且透過數位科技的應用,將防災監控、架構環評監測數據整合共享平台、稽查執法等工作流程進一步優化,讓環境治理更加精準、有效。


彭啓明指出,他以環境部部長身份接下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執行秘書一職,負責主導並統合各部會的討論,任務是減災、調適、淨零3位1體的深化氣候治理,更要重視調適與社會溝通。為應對氣候變遷方面,環境部成立綠色戰略辦公室,並積極推動相關法規及研究,提升我國在氣候治理量能。同時也著力於強化資源循環管理制度,致力推動減塑政策及相關回收與再利用法規,並籌組「8+N」資源循環聯盟,領域包括食品、塑膠、紡織、電子、營建等,以強化資源循環利用。


關於傳統議題上的應對,環境部推展業務包括掩埋場數位化管理系統上線提升垃圾處理量能、推動廢(污)水管理綠色轉型、透明淡水河親水共享平台、環評審查制度精進、新空氣二部曲、好室多計畫,及七月下達的「全國菸蒂不落地方案」6大策略21+N措施等,這些都是環境保護工作的基礎。


彭啓明強調,「我是國家的永續長、每個部會也有1個永續長,我們不孤單!」環境部也積極結合產官學研各界力量、擴大執行成效,包括與11部會合力推行「形塑淨零永續綠生活」、與文化部共同推動菸蒂不落地方案、多元推廣全齡教育、與慈濟續簽署合作備忘錄、成立「紡織循環聯盟」等;而國際合作是面臨全球環境議題挑戰的重要一環,環境部攜手NASA與國內學研完成高屏3D空品實驗、推動臺美及亞太環境監測,並邀請瑞典化學署專家來台進行交流等。


環境部召集歷屆署長請益 應對未來環境挑戰


當年以「外星寶寶」帶領國人建立資源回收觀念的簡又新指出,過往的「環境1.0」主要是處理五官感受的問題,而今進入「環境2.0」,加入了五官不能感覺到的,尺度也從地區轉為世界,需要從生活轉型做起,用創新的方式讓民眾瞭解,「有認知才有行動」。「國光石化沒過我也沒有下台!」沈世宏則分享如何承擔開發需求與民間環評訴求兩方壓力,他認為繼續做好資訊公開、公眾參與,從專家會議「讓專業為公眾說話」,一起發現事實並共同對事實負責仍是解方。


任內完成環境部組改的張子敬表示,各界期待多時的環境資源部一再受阻,最後面對現實轉向先成立環境部,但未來環境相關組織都還有望陸續併入。他希望現任部長積極爭取員額,走出比成立之初最基本的規模,相信在有共同目標下環境部能一棒接一棒繼續向前。蔡鴻德則對於PM2.5如何降至國際標準12微克的「深水區」提出跨部會合作及應用AI科技兩大解方,更提醒應從對處理空污、氣候變遷、健康都有效益的做起,例如要減量生成臭氧的主因NOx、VOCx,應從攸關人體健康的消費性商品處理起。


彭啓明也強調,環境部過往是監管者的角色,未來則將以整合者、推動者推動全台力量,有感於台灣面臨持續浮現的全球及本土環境挑戰,藉著今天的機會,透過論壇方式向4位前環保署署長請益,做到集思廣益,以制定未來政策,議題包括啟動環保新文化運動浪潮、環評利害關係人意見的綜整之道、空氣污染改善瓶頸突圍,及回應各界對環境部的期待等。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讓牠好走!寵物臨終前7大徵兆 飼主及時道別不留遺憾
▸停經無性行為仍需抹片 子宮頸癌來自HPV打疫苗可預防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