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台灣4到6月正值桑葚的產季,桑葚具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植化素等營養價值,但有腎病、胃病的患者卻不宜多吃。馬偕醫院營養師簡庭恩表示,桑葚屬於高鉀水果,腎友若有高血鉀狀況,恐會觸發心律不整,因此得注意攝取;另外,由於桑葚富含膳食纖維,容易促進腸胃蠕動進而排便,因此腸胃敏感族群也不建議1次食用太多,以免造成腸胃不適。
桑葚可防癌抗老化! 這些族群卻不宜多食
小小1顆桑葚,其具有的營養價值超乎想像!簡庭恩說明,桑葚富含膳食纖維、植物化學物質(俗稱植化素),例如類黃酮、花青素、其他酚類化合物等,還有維生素C、維生素A,鉀、鈣、磷等等礦物質。正因桑葚擁有這些植化素及維生素,具備了抗氧化、抗發炎的功效,當體內的氧化反應產生自由基,酚類化合物可讓人體免受自由基的影響,對於身體健康或預防慢性疾病上,可達到重要的作用。有些研究還指出,桑葚具有防癌、抗老化、護心血管的功能。
根據美國國家腎臟基金會定義,每份食物若含有200毫克以上的鉀,屬於高鉀食物。簡庭恩指出,1份約190克的桑葚鉀含量就有342毫克,因此有高血鉀的腎病患者應注意攝取,一旦血鉀濃度若過高,可能會有心律不整等不適症狀。另外,桑葚富含膳食纖維,容易促進腸胃蠕動,本身腸胃較為敏感的族群,在攝取上應避免一次食用太多,否則恐造成腸胃不適。
由於桑葚產季較短,容易被大眾製成果醬、果凍、果汁來保存,簡庭恩也示警,料理過程中有時會加入大量的精製糖,對於需要減重、糖尿病患來說較不建議採取此法。而需要控制水果份量者,也不適合製成果汁來攝取,主要是民眾在喝果汁時,往往一不留意就攝取1大杯,容易出現攝取過量的情況。
桑葚入菜不推薦? 直接攝取果實更營養
婆婆媽媽在挑選桑葚時有什麼「撇步」呢?簡庭恩建議大家,應選擇果肉比較飽滿,外觀沒有出水、發霉的果實,同時要注意的是桑葚外觀呈黑紫色時,代表已經成熟,也是最香甜可口的時候,若果實呈現紅色,口感則會比較酸澀。
關於桑葚在清洗或保存時的注意事項,簡庭恩補充,民眾在食用桑葚前,應採流水清洗數次,過程中避免揉捏、擠壓導致果實外觀損壞,至於保存的部分,因為新鮮的桑葚在清洗後1至2日為最佳風味期,因此建議民眾吃多少洗多少。
最後,簡庭恩強調,桑葚最好的食用方式是直接攝取新鮮的果實,畢竟桑葚內含植化素、花青素等成分並不耐熱,料理加熱過程中易破壞營養價值。根據每日飲食指南建議,國人每日水果攝取量約2至4份,1份水果則約1個拳頭大,呼籲民眾平時可以多元化攝取水果,至於本身有慢性病史並需要飲控者,則可以與營養師討論,確保從飲食中獲得最需要的營養。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大麻是毒? 專家解析:大麻素、四氫大麻酚、大麻二酚
▸你是「累之女王」? 韓式打勾術搭補脂消除眼袋助凍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