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旅遊注意!手沒洗乾淨進食 童染沙門氏桿菌解血便

2027
游庭語 報導
夏日旅遊注意!手沒洗乾淨進食 童染沙門氏桿菌解血便

【NOW健康 游庭語/台北報導】疫情趨緩又逢暑假,民眾紛紛出遊,2歲陳姓男童與家人至海邊與牧場遊玩,曾在沙灘玩耍與牧場餵食牛羊,返家後隔日開始出現發燒、連續嘔吐腹瀉合併大便有血絲的情況,家長趕緊帶至童綜合醫院急診室就醫,因病童出現發燒脫水狀況安排住院治療,檢查確認為沙門氏桿菌感染造成腸胃炎,住院5天後康復出院。


沙門桿菌常見於家禽、易腐壞食物 導致腸胃炎發燒、血便


與家屬討論後推測這名男童可能因為餵食牛羊接觸牧草與動物後,手沒洗乾淨就拿取食物吃下肚,不慎把細菌也吃下肚,回家後隔日早上突然發燒到38.6度,出現上吐下瀉與大便出現血絲,活動力下降等情形,家人趕緊帶男童到童綜合醫院就醫,檢查確認為沙門氏桿菌感染造成腸胃炎,住院治療後完全退燒並腹瀉情況緩解,也恢復活潑好動的狀況即出院返家休養。


▲高佳慧醫師檢查幼童排便狀況。(圖/童綜合醫院提供)


童綜合醫院小兒感染科高佳慧醫師表示,沙門氏桿菌是兒童常見腸胃炎住院的原因,日常生活環境中的許多地方都有它的存在,例如地下水、山泉水、泥土、水族箱、動物身上,尤其是家禽類與雞蛋殼、各種易腐壞食物(牛奶、蛋類、肉類製品等),都常見有沙門氏桿菌。


好發於炎熱天氣 暑假期間病童增多


若不慎吃進沒有煮熟或遭到細菌污染之食物與飲用水,都可能因此造成沙門氏桿菌感染引發腸胃炎;其中嬰幼兒、老人、免疫功能較差者就容易出現明顯的臨床病徵。臨床上常見會出現頭暈、嘔吐、高燒、腹瀉等症狀,其中糞便多為黏液狀糊狀,也可能出現血絲便,病情通常會持續5-7天;嚴重時還會出現腸穿孔腹膜炎、敗血症、骨關節炎與腦膜炎等的併發症。治療多以補充水分、電解質等症狀治療為主,只有症狀嚴重或免疫力差者才會使用抗生素治療。


▲高佳慧醫師筆指處即為感染沙門氏桿菌腸胃炎病童的糞便,多為黏液狀糊狀,也可能出現血絲便。(圖/童綜合醫院提供)


高佳慧醫師指出,沙門氏桿菌腸胃炎最常發生在溫暖炎熱的天氣,最近天氣屢創高溫,並適逢暑假期間,多數家長會帶著孩童外出遊玩,無論是吃下不潔食物或個人衛生不確實,7、8月期間比過去增加很多感染沙門氏桿菌的病童就醫。


飲食注意乾淨保鮮 勤洗手遠離細菌


門診也曾遇過生喝山泉水、食用放在室溫超過4個小時牛奶、幼童洗澡刷牙漱口不小心喝下水等情況,而造成感染嚴重血便的病童。因此呼籲家長,平時要注意飲食衛生與食物保存,平時給幼兒練習刷牙漱口使用煮過的飲用水,出遊更要注意飲食衛生與讓孩童勤洗手,在陽光下放置過久的食物或飲料就不要再食用,避免細菌找上門造成遊興大減與身體痛苦。


更多NOW健康報導
▸戴角膜塑型片最怕揉眼睛角膜破皮 這些情況應提高警覺
▸6旬男肝癌反覆復發抗戰30年! 醫曝:控制肝癌3關鍵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