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近期大家已經講到不想講的少子化議題重新引發討論,政府推出多樣化的補助措施,其中一項為補助進行人工受孕/試管嬰兒。衛福部統計,已經有2.3萬對不孕夫妻獲得補助,然TFC台北婦產科生殖中心發現,有52%申請補助者都是40歲以上女性,需要取卵2次以上才能受孕。醫師建議讓這些台灣生產主力的夫妻,對於擴大補助應比照40歲以下,給予6次補助機會。
卵少、染色體異常2大困境 高齡夫妻艱辛求孕
40歲的張小姐1年多前檢測AMH(抗穆勒氏管荷爾蒙)僅0.2,卵巢卵泡的庫存量極低。想不到今年的AMH馬上遽降成0.02,等於提前進入更年期。考量年齡,去年第1次取卵後就嘗試植入,卻不幸流產。張小姐雖有領到試管嬰兒補助,無奈高齡卵少,第2次取卵卻沒有發育成胚胎,身心俱疲的她決定放棄補助,冒著多胞胎風險也要一次植入3顆胚胎。
TFC臺北婦產科生殖中心院長胡玉銘表示,張小姐的案例並非特例,常見於40歲以上或卵巢早衰的女性。隨著年齡增長,卵子數量逐漸減少,導致高齡者需經過多次取卵,集結成一定數量的卵子及胚胎,才有較高機會懷孕及成功活產。
根據統計,35歲以下的女性,10顆卵子就有60%活產率;但大於40歲的女性,每10顆卵子平均約20%的活產率,常需要取卵2到3次以上,比年輕人花費更多時間和金錢,才能順利獲得一個健康寶寶。
根據統計,35歲胚胎染色體異常的比例約為30至40%,超過40歲則高達70至80%。胡玉銘醫師表示,高齡婦女常見自發性流產,多半是染色體異常造成,佔流產的50%以上;目前補助方案主要是以「植入胚胎次數」作為計算標準,小於40歲女性最多可有6個治療週期。
然而,超過40歲最多只有3個治療週期可補助,若卵少、形成的胚胎剛好又染色體異常,限制3次植入,每次只能2顆,除了成功率偏低,更可能導致他們選擇放棄或乾脆一次植入多顆胚胎。
申請者過半大於40歲 建議補助比照40歲以下提高至6次
根據診所近1年補助案統計,超過40歲的女性佔申請者高達52%。胡玉銘醫師表示,「政府補助的原意是催生,卻和目前社會現狀有差異;現代人多晚婚晚育,僅少數超過40歲的女性能夠1次取卵就順利懷孕和活產」。
以TFC為例,40歲以上的累積活產率仍可超過3成,顯示高齡懷孕還是有很大的機會可以獲得寶寶!胡玉銘醫師建議,這些夫妻仍然是台灣生產的主力,建議試管嬰兒擴大補助應該和40歲以下相同,給予6次的補助機會,比照小於40歲的婦女!
精準選胚、取卵週期2大關鍵搭配染色體篩檢 懷孕率近6成
從醫30年以上的胡玉銘醫師表示,面對高齡卵少的病患,想要懷孕有2個關鍵 : 第1是不放棄任何一個胚胎。現今已有3.5代試管嬰兒——縮時攝影培養箱(Time-lapse),透過胚胎的展開幅度和發育速度的觀察,有利選出最佳胚胎植入。然而相較於年輕的胚胎,高齡胚胎染色體異常問題,可以透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PGS/PGT-A)進行檢查,可以更精準地挑選出高成功率的胚胎植入,有機會只要植入1顆就有機會順利懷孕,即使病患超過40歲,懷孕率仍有6成,不需要承擔多胞胎的風險!
第2是掌握取卵週期,過去認為每月的月經週期只有1次的取卵機會。事實上,女性每月的週期可能有2到3次的取卵時間點,若身體狀況不佳或卵巢庫存量極低,建議可以與醫師討論,透過黃體期雙刺激排卵,在1次週期進行多次取卵,有助於提前蒐集到足夠的卵子量。
高齡勿因疫情延誤療程 掌握黃金生育期
試管嬰兒擴大補助至2022年7月正好滿1年,根據衛福部統計,擴大補助後已有超過2萬3千名獲得補助,TFC也有近3,000對獲得補助,且每2對夫妻就有1對成功懷孕!近來因疫情影響,許多人因考慮延後就診或因確診而需要中斷療程。
更多NOW健康報導
▸廚師嗅覺異常非新冠引起 頑固型鼻竇炎新療法重拾嗅覺
▸家用快篩T線呈微弱紅線是確診? 感染科醫師曝這關鍵
延伸閱讀
-
擴大不孕症補助!蘇揆金句「3個有裁判」 預算無上限
兩性關係 / 不孕症1309為了增加不孕夫妻生育願望並減輕進行試管嬰兒之經濟負擔,行政院拍板從2022年7月1日起,實施「擴大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方案」,補助對象由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擴大至所有的不孕夫妻。 -
2大婦科疾病成不孕常見因子 生殖科技不斷突破求生機
兩性關係 / 不孕症1532台灣引進試管嬰兒科技已滿37年,備孕6年無法懷孕的張媽媽,35年前找上試管嬰兒之父、現為TFC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執行長曾啟瑞醫師求子,經治療後成功誕生1對雙胞胎。而女兒張小姐,過去月經週期就不正常,在備孕3年無果後,經媽媽提醒,才31歲的她就決定去不孕門診求診,經檢查發現自己和媽媽一樣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曾啟瑞醫師透過藥物調整代謝,加上改善生活方式、均衡飲食,幫助張小姐回復正常排卵後,1次試管療程後就順利懷孕! -
講座報名/志玲姐姐高齡求子成功! 高齡備孕該這樣做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564王呈瑋醫師說明,女性年紀跟懷孕的關聯主要還是跟卵子數量、卵子品質有關,台灣女性平均約50歲停經,這也表示45到50歲的階段是1個卵巢開始接近生命週期的尾聲,這個階段卵子數量自然是很少,年輕女性平均1個月有10到15顆的基礎濾泡,超高齡女性1個月大概只有1到2顆基礎濾泡就已經很厲害,3至5顆是超級了不起的狀態,且卵子品質也會隨著年紀增加而下降。 -
只檢查精蟲活動力還不夠! 精蟲內部DNA也是不孕關鍵
兩性關係 / 不孕症1905傳統的精液檢查都是針對精蟲的外在表現,並沒有針對精蟲的內在遺傳物質是否能夠正常受精進行檢測,但事實是,精蟲的DNA是否正常則會決定卵子能否正常受精、受精卵能否正常分裂及發育、以及胚胎是否能夠正常著床,且不會發生自發性流產的關鍵。 -
擴大試管嬰兒補助近5億 助不孕夫妻擺脫無「產」階級
兩性關係 / 不孕症1867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表示,擴大試管嬰兒補助方案計畫上路迄今,民眾線上申請共有2萬3千多筆,其中逾2.2萬筆已通過審核。經過醫療機構執行人工生殖相關療程,包括取卵、胚胎植入等,執行完畢已超越8千筆,撥款累計近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