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夏季為你我熟知的傳染病「日本腦炎」發生的季節,而台灣今年的首位病例為台南的50多歲男性,出現下肢無力症狀,疾管署呼籲民眾當心。
衛福部疾管署在20日公布國內今(2022)年首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為台南市北門區50多歲男性,近期無國內外旅遊史,平日活動地點以住家周圍為主;6月7日開始發燒,6月9日出現下肢無力、意識改變等症狀,就醫後收治住院,後續並進行採檢,於今日確診,目前持續治療中。個案住家附近有豬舍及水田等高風險場所,研判於居住地附近感染可能性較高,衛生單位已針對個案住家及周邊養豬場進行環境清消及誘蚊燈懸掛之措施,同時加強對當地民眾之衛教宣導。
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今(2022)年截至目前共1例確定病例;2018至2021年全國累計病例數分別為37、21、21及28例,以40歲以上成人較多,但各年齡層都有感染風險,請民眾仍應注意防蚊。
疾管署指出,臺灣每年5至10月為日本腦炎流行季,其中6至7月為流行高峰。在臺灣以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及白頭家蚊為主要病媒蚊,常孳生於水稻田、池塘及灌溉溝渠等處,吸血高峰為黃昏與黎明時段。大部分的人感染日本腦炎後大多無明顯症狀,少數會有頭痛、發燒或無菌性腦膜炎,嚴重則可能出現意識改變、對人時地不能辨別、全身無力、腦神經功能損傷、輕癱等,甚至昏迷或死亡。
請民眾儘量避免於病媒蚊吸血高峰時段,在上述易孳生病媒蚊之高風險環境附近活動;如果無法避免,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於身體裸露處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伊默克(IR3535)成分的防蚊藥劑。
疾管署呼籲,預防日本腦炎最有效的方法為接種日本腦炎疫苗,提醒民眾應按時帶家中滿15個月以上的幼兒至各地衛生所或合約院所接種疫苗,以避免因感染衍生嚴重後遺症。住家或活動地鄰近豬舍、水稻田等高風險環境的民眾應加強防蚊,如自覺有感染風險的成人,可前往旅遊醫學門診評估自費接種疫苗。
更多NOW健康報導
▸眼科富貴病「虹彩炎」不可不慎! 恐致青光眼、白內障
▸「夏至」養生宜「養心」 中醫建議養生茶飲護心增免疫
延伸閱讀
-
慎防日本腦炎 王仁甫與防疫醫師共同分享預防措施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377日本腦炎流行期間為每年5至10月,疾病管制署於官方臉書粉絲專頁「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舉辦「日本腦炎STOP NOW」直播活動,邀請「外景遊戲王」王仁甫,攜手疾病管制署防疫醫師顏嘉嫺,在直播中與粉絲分享日本腦炎的相關資訊與預防方法。 -
陸傳新病毒!山東河南爆發琅琊病毒 推測天然宿主是牠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551疾管署今(7)日表示,有關近期中國大陸山東、河南一帶發現一種新的傳染人類的病毒,稱為「琅琊病毒」,目前已經發現35例的感染個案。推測鼩鼱可能為「琅琊病毒」的天然宿主。 -
境外移入第3例猴痘 20多歲男子遊美返台檢疫期間發病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417疾管署說明個案為北部20多歲本國籍男性,於今(2022)年7月前往美國旅遊,8月2日搭機返國後進行居家檢疫,8月3日出現淋巴腺腫大、膿疱、背痛及發燒等症狀,8月4日依衛生單位安排就醫並進行採檢,於今日確認陽性,目前在醫院隔離治療中。 -
食藥署通過6個月到4歲幼兒打BNT疫苗 周志浩曝訂購量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301食藥署在今(1)日宣布上午通過幼兒BNT疫苗。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疾管署通過簽約採購,安排ACIP開會,聯絡廠商做到貨安排。 -
最小只有5歲!國內新增3例日本腦炎 疾管署呼籲打疫苗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320疾管署今(12)日公布國內新增3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為彰化縣花壇鄉50多歲男性、雲林縣東勢鄉40多歲男性及臺東縣關山鎮未滿5歲男童,發病日介於6月15日至6月29日,分別有發燒、頭痛、四肢無力、譫妄、嘔吐及抽筋等症狀,經就醫通報後確診,目前均在住院治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