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過去大家最常見的是「中年危機」,不過近幾年,歐美更常討論的是「青年危機」(Quarter-life crisis)。剛從大學畢業的青年們,容易感到困頓、失去目標,感到人生很困難;在疫情下以及社群媒體方興未艾的現在,青年危機愈加嚴峻,幾乎會發生在每個人身上。
30歲前特有「青年危機」 疫情下更嚴峻
各方對於青年危機的看法略有不同,例如維基百科說明:「青年危機是指年輕人在成長中常遇到的心理困惑時期,不論是感情、職涯等,一般出現在剛大學畢業到社會實踐的20至24歲。」另外也有分析指出,較常發生在出社會後的25至29歲。但多數的資訊都指向同樣的範圍:「30歲前」。
富比世(forbes)則引用美國聯邦準備系統(Federal Reserve Board)的數據,指出33%的Z世代與25%的千禧世代在疫情中失去工作,而曾在2008年經歷金融海嘯的千禧世代,又再次受到疫情重創。很多貧窮青年不得不搬回去,與父母同住。當然疫情海嘯只沖垮部分產業,因社群媒體興起,大家看到朋友(不論現實中是否頻繁互動,甚至是陌生網紅)在曬小孩、拍網美照,都對此感到焦慮,好像自己不如他們,又一事無成,因此形成青年危機。
準醫師也會面臨焦慮 活在當下最重要
精神科醫師楊聰財分享,他的個案中有位剛畢業的醫學院學生,遵循PGY制度進醫院當實習醫師,看到進科技業後在FB曬年薪的人,或是靠炒股賺N桶金的昔日同窗,使他感到相當茫然,不知未來該做什麼,也尚未確定該走哪科。當時楊聰財協助他做性向評估,發現他很有耐心,願意傾聽、陪伴他人。因此建議他走復建科或精神科,並鼓勵他做出活在當下的務實決定,且與IG的人比較只會給自己無謂壓力,也可以多學點技能。
相信很多20多歲的人與前面的個案一樣,對於網紅或朋友的美好生活感到焦慮。楊聰財分享艾利克森的人生8階段指出,青年時期是追求親密避免孤獨的階段,找到伴侶或朋友是很重要的,因此建議能交點朋友。
同時,對於他人成功能夠加以了解,也要避免過度羨慕,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路途走法,要提醒自己人生起伏很正常,特別是網紅的起伏特別大。「避免與網紅比較,築夢踏實並訂下自己能達到的目標,像是儲蓄或考證照等。」
更多NOW健康報導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5月15日上路! 哪些人受影響1次看
▸喝秋葵水能幫助糖尿病患降血糖嗎? 食藥署告訴你真相
延伸閱讀
-
本土+85720!今年累計確診案例破百萬 死亡暴增431人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41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0)日宣布新增85,720例本土個案,41例境外移入,49例死亡個案。今年本土累計確診案例突破1百萬,累計死亡為431人,死亡率0.04%。 -
疫情達高峰期!7月有望脫口罩? 陳時中:要再晚一點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30Omicron新冠肺炎疫情在近日達到最高峰,至今(19)日本土確診數正式突破百萬例。有媒體詢問7月能否脫口罩走入正常生活?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脫口罩會稍晚。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則說需要先處理好現在的疫情。 -
「自主回報疫調系統」更新 開放24小時內重新編輯1次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96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6日表示,「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已於5月1日正式上線,為增進整體效能持續檢討改進,該系統已於5月12日新增功能。 -
本土+63964!死亡+40例 指揮中心呼籲民眾盡快打疫苗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38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4)日宣布新增63,964例本土個案,77例境外移入,40例死亡個案。 -
指揮中心設36家學齡前兒童就醫綠色通道 6歲以下優先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62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3)日表示,考量國內COVID-19疫情持續升溫,兒童病例數恐增加,為提供學齡前兒童(6歲以下)優先照顧,指揮中心已請35家醫院於5月18日前開通就醫綠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