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池化檢驗」如何檢驗、用在哪? 羅一鈞說分明

2510
葉立斌 報導
「1:10池化檢驗」如何檢驗、用在哪? 羅一鈞說分明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從今日起將採用新的「1:10池化檢驗」。(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為因應基隆疫情,指揮官陳時中近日提出類普篩的措施,想要用池化檢驗方式來阻斷傳播鏈。但什麼是「池化檢驗」?簡單地說是將多個檢體同時檢驗,以提高效率。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日表示,因應國內持續調整邊境與國內防疫措施,為兼顧與維持防疫量能、社會經濟活動及有效控管風險,使用池化方式提升社區核酸篩檢量為可行的配套措施,藉由早期檢測病毒帶原者,迅速阻斷傳播鏈。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從今日起將採用新的「1:10池化檢驗」。作法是將10個檢體一起上機檢驗,都是陰性就全部陰性,如果驗出陽性就個別檢查,找出陽性者,可提高效率。這項作法不會用在有症狀的就醫者或是居家檢疫者。


指揮中心指出,目前獲衛福部食藥署核發緊急授權許可,可應用於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的檢驗平台多元,國內各指定檢驗機構已依其硬體規模、檢驗需求及人力配置等現況選用最適平台建立檢驗流程。依這些相關試劑仿單記載的檢測靈敏度換算,單一檢體上機可偵測的陽性個案Ct值約介於34到38之間,若進一步採用1:10池化模式進行,除可大幅提升單位時間的可檢驗件數,於大規模篩檢時加速陰性個案的排除效率;針對陽性個案檢驗,仍可正確檢出Ct值介於31至35的陽性患者。


指揮中心說明,目前「1:10池化檢驗」僅適用於發生率不高的族群,針對高感染風險的疑似個案,仍採用非池化標準流程,維持精準檢驗的要求。


指揮中心強調,池化檢驗模式的採用,可在不影響檢驗結果正確性為前提,除可大量提升社區篩檢校能,亦可有效節約國內檢驗資源,可使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檢驗網絡運作永續進行。


▲指揮中心說明,未來部分篩檢做為將採用池化檢驗,以縮短時間。(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