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林郁敏/桃園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資料指出,台灣18歲以下人口的近視率約85%,為全球第一高!由於孩童正處發育期間,眼睛一旦受到不當刺激,近距離且長時間連續使用3C產品、讀書等,最容易導致孩童的近視加深,可能小小年紀就已經發展成高度近視了。眼科醫師朱智盟認為,為了防止孩童近視持續加深,可善用散瞳劑、角膜塑型片,或者近年才出現的軟式離焦隱形眼鏡、離焦眼鏡等醫學工具的輔助。
散瞳劑是優先使用的治療藥物 副作用會產生畏光不適
過去已經被用來控制孩童近視數10年的散瞳劑,通常是眼科醫師優先使用的治療藥物。在控制度數上,臨床調查顯示,若使用長效型高濃度散瞳劑,其放鬆孩童過度緊繃的睫狀肌,最終能使近視加深的速度控制在平均每年增加25度以下。不過副作用是常有瞳孔放大、白天會產生畏光不適。
角膜塑型片改變角膜弧度 能達到抑制近視度數加深效果
角膜塑型片是近幾年來使用的治療方式。經過研究證實,長期配戴能抑制孩童近視度數加深的效果,也沒有散瞳劑的副作用,只要夜晚配戴著角膜塑型片6至8小時,透過改變角膜弧度來暫時抵銷近視度數,白天就不需要戴近視眼鏡。
然而,看似有著多重優勢的角膜塑型片,卻非所有的孩童都願意配戴,朱智盟表示,主因是角膜塑型片為硬式鏡片,保存及清潔都需格外小心,且即使家長有心為孩童打造客製化的角膜塑型片,仍有部分孩童因試戴期的不適應感而強烈拒絕。
除了控制眼軸增長 運用「周邊離焦原理」也可控制近視
究竟控制近視度數是透過什麼原理呢?朱智盟說明,正常視力的孩童眼球前後軸距約為22至23mm,當近距離用眼過多,睫狀肌長時間收縮且兩眼過度內聚,眼軸就會加長的很快,使得成像無法聚焦,眼軸平均每增加1mm,近視度數就會增加約300度左右,眼軸長度增長到26.5mm時,通常已經是高度近視。因此抑制眼軸增長是目前大部分(如散瞳劑、角膜塑型片等)的近視治療趨勢。
然而,近年更發現能控制近視的「周邊離焦原理」,朱智盟進一步指出,所謂周邊離焦原理是指透過微透鏡抑制周邊視網膜對焦,周邊離焦後屈光度較大,進而減緩眼軸增長,使得影像在視網膜前形成並聚焦於中央。透過此原理控制近視的新醫療器材分別有軟式離焦隱形眼鏡及離焦眼鏡,臨床上從近視100度到800度左右都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日拋型離焦隱眼無須煩惱清潔問題 離焦眼鏡可抑制近視加深
相較於硬式的角膜塑型鏡片,離焦隱形眼鏡的使用門檻較低且易上手,且因為是日拋型,家長無須煩惱每日清潔問題,不過整年使用離焦隱形眼鏡的費用較高,較適合經濟條件寬裕的家庭。
而離焦眼鏡則像是戴近視眼鏡一樣,卻能透過周邊離焦原理來抑制近視加深,費用也相對低,適合有預算限制、無法接受角膜塑型片,又想減緩近視加深者使用。
▲近視度數控制工具比較。(資料來源/朱智盟醫師提供;圖/NOW健康製作)
無論是使用角膜塑型片、離焦隱形眼鏡或離焦眼鏡,朱智盟提醒,若經眼科醫師評估許可,再搭配散瞳劑同步治療,近視控制效果最好,但千萬不可夜間使用角膜塑型片、白天又使用離焦隱形眼鏡,對於角膜的負擔會過大。此外,為了孩子的視力健康著想,家長應積極正視孩子近視的問題,近視是一種疾病,預防近視、防止近視加深是全民運動,是不容忽視的重要課題。
相關部落格
-
眼科富貴病「虹彩炎」不可不慎! 恐致青光眼、白內障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718虹彩炎即為眼球前方在發炎,又可分為「傳統型」與「猛爆型」。其中,針對傳統虹彩炎的症狀,朱智盟醫師表示,患者眼睛會紅腫、畏光、比較沒有分泌物的產生,好發年齡則介在20至30歲青壯年。許多病患起初容易被誤診為結膜炎,但醫師只要發現「點散瞳劑後難散瞳」,就可能要懷疑是虹彩炎作祟。 -
人工水晶體該如何挑選? 眼科醫師從技術發展演進解析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550若是還在考量要採用球面或非球面、單焦點或多焦點的患者,就好像是在考慮要使用掀蓋手機還是智慧型手機一樣,要想恢復年輕的視力,就應該以新科技、新產品為先,術前也務必讓醫師檢查、評估是否有其他眼疾或曾做過眼部手術,以確保手術安全。 -
視網膜剝離比想像中常見 200度超廣角眼底照相揪病灶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402朱智盟表示,一般人能看得見影像和色彩是因光線通過水晶體後,聚焦在視網膜上,感光細胞接收到光線後,再由神經傳導到大腦以產生影像。正常情況下,視網膜感光細胞與它的色素上皮緊密接合,包住眼睛的玻璃液體;但當視網膜產生裂孔,玻璃液體就會沿著裂孔滲入兩層之間,造成感光細胞無法接收到營養來源而漸漸失去功能,此時如果不及時手術治療,將玻璃的視網膜貼回原位,感光細胞就會死亡而導致失明。 -
本土疫情延燒學童提早放寒假 慎防3C接觸近視不飆升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1713台灣兒童的近視比例有多可怕?據統計資料顯示,台灣近視人口比例高居全球第1位!小學1年級學童的近視率約22%,小六學童約66%,國中生高達77%,高中生更是突破85%,孩童的視力問題成為家長亟需關注的議題,且目前已有許多研究顯示,高度近視容易提高日後青光眼、白內障等病變風險。 -
眼睛乾澀、疲勞乾眼症上身 脈衝光雷射救乾眼缺油危機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486眼科醫師朱智盟說明,人體淚膜是由油脂層、淚液層和黏液層所組成,至於該如何判定是否真的為乾眼症,早期針對乾眼症的測試,會透過淚液試紙測試淚水多寡,淚水測試試紙小於5mm即為乾眼症,但近幾年來發現乾眼症應分為淚液分泌減少(缺水型)或油脂堵塞(缺油型)2大類型。
延伸閱讀
-
眼科富貴病「虹彩炎」不可不慎! 恐致青光眼、白內障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718虹彩炎即為眼球前方在發炎,又可分為「傳統型」與「猛爆型」。其中,針對傳統虹彩炎的症狀,朱智盟醫師表示,患者眼睛會紅腫、畏光、比較沒有分泌物的產生,好發年齡則介在20至30歲青壯年。許多病患起初容易被誤診為結膜炎,但醫師只要發現「點散瞳劑後難散瞳」,就可能要懷疑是虹彩炎作祟。 -
人工水晶體該如何挑選? 眼科醫師從技術發展演進解析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550若是還在考量要採用球面或非球面、單焦點或多焦點的患者,就好像是在考慮要使用掀蓋手機還是智慧型手機一樣,要想恢復年輕的視力,就應該以新科技、新產品為先,術前也務必讓醫師檢查、評估是否有其他眼疾或曾做過眼部手術,以確保手術安全。 -
全國5千學校停實體課!在家上網課 學童視力怎麼顧?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1655現在台北市高中以下的學校已經全面改為遠距教學,教務部統計,全國有5,406園所,已經暫停實體課程,學童又回復2021年3級警戒十分,使用筆電、平板、手機等工具上課的生活。 -
老花雷射手術9大QA術前非知不可 眼科醫師完整解析!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1380老花雷射術後多久可以恢復視力?」、「做完老花雷射可以開車嗎?」、「老花雷射的效果能夠持續多久?」、「從前做過近視雷射,還可以接受老花雷射嗎?」年過40,都漸漸感受到老花眼的威力,也對老花雷射手術有很多疑問,讓我們請眼科專科醫師張聰麒來解答。 -
角膜塑型恢復白天正常視力 適用大人小孩但這些人除外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876現代人長期接觸電子產品,容易用眼過度導致近視,為了矯正視力許多人會配戴眼鏡,但在日常生活中眼鏡有時會造成不便,為了解決此困擾,眼科醫師陳逸川建議,近視者可嘗試夜間睡覺時戴角膜塑型片進行矯正,白天時眼睛將可恢復正常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