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葉立斌/整理報導】許多人對於「骨刺」的了解有些錯誤的想法或迷思,有相關困擾的人,必須要詳細了解。下面就由台北中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戴念國,為您分析骨刺的成因,可能的症狀以及檢查方式。
什麼是骨刺? 經常在何種情況下產生?
戴念國醫師說明,骨刺最常見的原因是骨關節炎或退化性疾病造成的關節損傷。全身可動關節包含脊柱之間的關節軟骨,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磨損,而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和痛風也會損害關節。骨刺經常在關節或肌腱受傷後形成,當身體在骨骼關節韌帶受損時,它會嘗試通過在受傷區域添加骨骼來修復的結果,就會產生無用甚至有害的骨刺。
▲多數的骨刺可透過X光找到,圖為常見骨刺生成位置。(圖/時報出版提供)
什麼情況下會意識到長骨刺? 照X光一定能看到嗎?
骨刺的症狀在通過X光檢查尋找疾病之前,病患可能不會意識到自己有骨刺,只有骨刺在壓迫神經、肌腱或身體其他結構引起不適時,才會令患者感覺到受影響的關節疼痛或僵硬。如果骨刺壓迫脊柱神經、手臂或腿部,則會出現無力、麻木或刺痛與肌肉疼痛痙攣。若有腫塊出現在手和手指上也可能是骨刺,此時若繼續鍛鍊受影響的關節,症狀可能會變得更糟。
骨刺不只是骨頭! 還包含變肥厚的骨關節韌帶與纖維組織
骨刺也可能會斷裂並卡在關節空腔中,這種叫做「游離體」(free body),卡在關節中間會使關節退化、發炎更為嚴重。因此骨刺常常引起疼痛或手腳發麻,但骨刺不只是骨頭,它還包含變肥厚的骨關節韌帶與纖維組織,由於也會圍繞在神經與血管周邊並引起壓迫。一般而言,骨刺在X 光下大部分時間是可以看得見的,但韌帶與纖維等軟組織增生伴隨骨刺所造成的壓迫現象,需要核磁共振(MRI)的檢查才能清楚可見。(文字提供/《骨科延壽密碼:老而彌堅不是夢,再生醫學掌握自體修復的關鍵!》時報出版)
延伸閱讀
-
香港導演熱愛足球!不甘因膝痛而放棄 尋求權威動手術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1281香港資深導演蔡繼光先前飽受膝關節疼痛問題,在朋友引薦下,到羅東博愛醫院院長暨骨科醫師葉文凌診間看診,被診斷為前十字韌帶受傷合併膝軟骨骨折,最後接受膝關節鏡手術。 -
越來越多老年人選擇膝關節置換手術 但這些情況恐不宜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295根據1項研究提到,80歲以上患有膝關節疼痛的人群中越來越多,因此做過膝關節置換手術的人也越來越普遍,但手術對他們來說,並不會像以往認知的危險該研究針對接受膝關節置換手術的老年人,人數有的超過170萬人,而研究對象最年長的膝關節置換患者是高齡96歲的老人。 -
復健科醫師教3撇步挑滑鼠! 避免肩頸痛和肌腱炎上身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353原力復健科診所侯鐘堡醫師表示,其實上班族每天要用鍵盤滑鼠4至8小時,算蠻久的,大家一般都會說每天睡覺躺臥的枕頭很重要,那每天使用的鍵盤滑鼠也很重要,建議民眾應選擇適合自己手部大小的滑鼠,才能避免壓迫到正中神經,引起滑鼠手(腕隧道症候群)。另外,看電腦30分鐘可以站起來走一走,定時提醒自己起來換個姿勢,或是去廁所走一走,對長期久坐的姿勢都會有幫忙。 -
肩頸痠痛、張嘴時卡卡響 恐是顳顎關節疼痛症候群作祟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3041名張小姐在清明連假結束後,發現自己近日常有肩頸酸痛,張口時耳前會發出「卡、卡」聲響,吃飯和說話時臉頰疼痛異常,上課無法專心,容易失眠、焦慮…等症狀,求診後確認罹患「顳顎關節疼痛症候群」。 -
類風濕性關節炎反覆發作難控制? 善用健保藥治療達標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897童綜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邱瑩明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若沒有好好控制,不僅可能面臨關節破壞的失能風險、降低生活品質,還可能併發容易感染、心血管疾病、骨鬆和憂鬱症等疾病。由於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無法根治,但若能在確診後及早治療,有助於延緩病程、減少關節腫痛不適,還能保有較好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