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老公天天喊累性趣缺缺,當心是自律神經失調造成!張小姐與高科技工程師老公透過相親結婚,婚後發現老公每天下班倦容滿面,即使補眠精神也不見好轉。更糟糕的是,老公碰她的次數,新婚不到半年就「歸零」。為了挽救自己的性福,張小姐拉著老公就醫檢查,發現老公有自律神經失調問題,影響性生活。後來接受中醫治療,同時調理體質,老公元氣逐漸恢復,張小姐也重拾性福生活。
自律神經影響可體松濃度 進而導致性功能障礙
中醫師楊永榮表示,自律神經失調會影響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的正常運作,進而引發不同程度的疲倦或失眠。起初身體器官、功能可能未明顯受影響,但久而久之調節能力愈差,很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甲狀腺異常、免疫力下降,甚至導致性功能障礙。
自律神經功能退化的男性,因交感神經功能弱,易出現過勞、疲倦、想睡的感覺,若抽血檢查發現可體松濃度偏低,就有可能是自律神經的問題。可松體能刺激交感神經功能,濃度偏低將導致交感神經功能下降,也會使睪固酮偏低,進一步影響性功能和性欲。
中西醫治陽痿大不同 中醫調理從根本著手
西醫針對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的陽萎,除了透過行為、藥物及心理治療等適當調整之外,大多另外施予口服壯陽藥物,或局部注射前列腺素等方式來改善,但治標不治本且效果有限,難以長久維持。
中醫醫治不舉之症經驗老到,依據臨床歸納,陽萎起碼有血虛、氣虛、腎陽虛損、溼熱下注、血瘀外傷、肝氣鬱結等,6種不同原因所引起,治療時要詳細辯證論治,才能達到較理想治療效果。
楊永榮舉例說明,血瘀或外傷引起陽萎要排除瘀血、促進新陳代謝,使陰莖海綿體內的血流暢通。至於肝氣鬱結引起之陽萎以疏通肝脈,解除肝經鬱滯,通氣行血,使全身血流可以順利流向陰莖海綿體。
楊永榮進一步補充,血虛引起的陽萎就要用補血、活血的藥方以增加陰莖動脈的血液的流通量。氣虛腎陽虛損引起陽萎就要以補氣壯陽補腎法,使陰莖可以達到充血功能。溼熱下注引起陽萎就需要先以清熱除溼法,疏通陰莖內海綿體內之溼氣,然後再養精益腎。
學習腹式呼吸和冥想 幫助紓壓改善自律神經失調
中醫治療以對症下藥的方式治標也治本且安全性高,又能同步調理身體。張小姐的老公,透過中醫治療陽痿,初期約1星期就可看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建議男性房事感覺力不從心時,就應該盡早治療,切勿拖到症狀嚴重才求醫,除了耗費治療的時間也增加治療上的難度。
楊永榮提醒,自律神經失調患者必須及早對症治療,以免影響全身健康。患者飲食可多攝取蓮子、核桃、黃豆類製品,並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可選擇快走、慢跑或氣功,幫助消耗引發緊張的腎上腺素,增加腦內啡和血清素。運動流汗也有助調節自律神經。患者也可選擇腹式呼吸和冥想,啟動副交感神經,也幫助紓壓及心情放鬆,也能有效改善症狀。
相關部落格
-
結婚5年老婆肚子無消息 男子勃起障礙傳宗接代拉警報
兩性關係 / 男人幫3290陽痿早洩常令男人感到自卑、工作生活中缺乏自信,而陽痿發生的成因包括抽菸、飲酒過量、熬夜、缺乏運動、手淫過度、營養失調、性荷爾蒙不足、亂服成藥與壯陽藥物以及糖尿病等;而中醫理論認為造成陽痿的原因主要來自於情緒壓力、煩惱過度而磨損心脾,導致陰虛火旺及肝氣鬱結、氣虛無力引起。楊永榮強調,中醫治療陽痿對症治療可細分5大類型。 -
肺癌中西醫合併治療 中醫改善肺癌治療副作用降低復發
癌症新知 / 肺癌2973肺癌在台灣的發生率居高不下,108年癌症增加數以肺癌位居第1,而肺癌病人大多數是男性,患者年齡大多在 50歲以上。西醫的手術、化療、放療及標靶等治療,難免會都有副作用,若可配合中醫來緩解肺癌症狀,降低化療、放療的副作用,調理體質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也可提高修復速度。 -
男人手腳冰冷末梢循環不良 下半身思考能力恐出現障礙
兩性關係 / 男人幫4516中醫師楊永榮表示,小弟弟勃起需要充足、順暢的血流,如果手腳容易冰冷的男性常常出現勃起困難,很可能已經有血液循環不良、血管阻塞,嚴重甚至可能有高血壓、高血糖的情況。勃起功能障礙雖然看似下半身問題,但其實很可能反映全身的健康狀況。 -
甲狀腺功能亢進4成有陽痿問題 對症調理擺脫「不舉」
兩性關係 / 男人幫2328收治該案例的人生中醫診所楊永榮醫師表示,甲狀腺功能失調是內分泌系統疾病,常見的有甲狀腺功能亢進及甲狀腺功能減退,兩者都可能對性功能造成影響。甲狀腺功能亢進的患者,雌激素的水準偏高,約30%至40%的人會發生陽痿。此外,這類患者容易焦慮、抑鬱,這也會影響到性能力。 -
運動過度影響神經傳導 強身不成「鐵人」恐變「軟男」
兩性關係 / 男人幫1724收治張先生的人生中醫診所醫師楊永榮表示,長時間騎單車或跑馬拉松,這類過度運動或習慣憋尿,長時間處在高壓、情緒緊張的環境中,很容易造成骨盆底肌肉僵直,進而傷及第2和第4節薦椎神經,導致勃起障礙。
延伸閱讀
-
中醫師全聯會教你吃「清冠一號」 長新冠中醫也有解方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404近期新冠疫情位於高原期,尚未止歇,治療的西藥與中藥廣受討論。其中台灣清冠一號相當多人討論,但不少人不知如何使用,甚至有不少人深信可以「沒病強身」,沒感染也買來吃,恐造成健康隱憂。 -
火燒心、胃灼熱、乾咳 這些胃食道逆流警訊你也有嗎?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821中醫師曾子澄指出,「胃食道逆流的發生與年紀或性別無關,所有人都可能會有胃食道逆流。」常見的症狀是火燒心、胸悶、胃悶灼熱,有時候喉嚨受到胃酸刺激,會感到有酸酸的東西要跑出來。其中「乾咳」這項非典型症狀,最容易與其他疾病搞混。 -
免疫力不足罹癌機率大增! 中醫抗癌殲滅癌細胞有一套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483據醫學研究顯示,先天免疫不足者致癌率較正常人多200倍以上,意即自體細胞免疫力是決定癌變的重要指標。要治癒癌症,首先需有足夠的自體免疫力,若自體免疫力不足,則必須仰賴抗癌藥物避免癌細胞繼續增生,才能進一步消滅癌細胞。 -
「清冠一號」投入抗疫! 面對新冠病毒中醫提強身解方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147「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提升免疫力才是當務之急。面對確診人數日益增加的情況,張賜興認為,最好的預防方法是提升免疫力,首要之務就是每日維持充足的睡眠。中醫認為睡眠期間能修復五臟六腑,提高抵禦外邪能力,尤其是子時、午時正是補充體力的好時機。 -
確診者康復仍乾咳、頭痛!吃普拿疼無效 中醫這樣治療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771恩主公醫院中醫內科主任廖唯宇表示,不少確診者在解除隔離1至2週後身體仍有咳嗽、胸悶與喘、頭痛、乏力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