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急性膽囊炎沒辦法開刀 內視鏡超音波「保膽取石」

2812
王詩茜 報導
老翁急性膽囊炎沒辦法開刀 內視鏡超音波「保膽取石」
▲急性膽囊炎是膽結石常見的併發症,而外科開刀切除膽囊是急性膽囊炎的治療首選方式;然而隨著台灣逐漸高齡化,使得許多老年人尤其合併有慢性疾病者,倘若發生膽結石合併急性膽囊炎時,外科開刀及全身麻醉的風險會增加。(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NOW健康 王詩茜/新北報導】1名85歲男子有高血壓、糖尿病及慢性腎病的病史,上月因發燒及右上腹痛到亞東醫院急診就醫,經電腦斷層掃描後發現1顆3公分大且硬的膽結石及急性發炎。


因患者年紀大又具有慢性疾病,麻醉及開刀風險較高,經院方評估後轉介至超音波暨內視鏡中心由鍾承軒主任執術,利用經口內視鏡超音波導引,放入雙翼官腔吻合金屬支架進入膽囊內,將膽囊內發炎感染的積液引流至腸胃道內,再配合電動液壓及碎石金屬網將結石碎掉取出。3至4周後再使用胃鏡將金屬支架取出達到「保膽取石」治療效果,因病人無須開刀,術後痊癒很快。


難以根除的膽結石 年長者開刀風險高


急性膽囊炎是膽結石常見的併發症,而外科開刀切除膽囊是急性膽囊炎的治療首選方式;然而隨著台灣逐漸高齡化,使得許多老年人尤其合併有慢性疾病者,倘若發生膽結石合併急性膽囊炎時,外科開刀及全身麻醉的風險會增加,因此只能暫時性地使用經皮穿肝置放塑膠外引流管將膽囊內發炎感染的膽汁積液排出並配合抗生素來治療。然而,鍾承軒說明,這樣的治療方式無法取出膽結石,且外引流管的滑脫以及拔除後會有反覆發炎的狀況,治標不治本。


▲膽囊炎X光照。(圖/亞東醫院提供)


內視鏡超音波 取膽石免挨刀


鍾承軒表示,近年來隨著內視鏡醫療儀器及技術的進步,許多經自然孔洞(如口、肛等)的微創內視鏡技術可以取代傳統外科侵入性手術治療。許多疾病,尤其是內視鏡超音波在膽胰疾病上的應用,除了疾病的診斷以外,也在腸胃道管腔內執行超音波導引,來做內引流治療,並同步配合較大管腔的金屬支架置放術,可以建立不同器官之間的人造廔管來增加內視鏡治療的空間。


雖然內視鏡超音波相比過往療程療效更佳,但鍾承軒仍提醒,目前健保尚未給付相關治療,此外在急性膽囊炎的應用只適用於經外科醫師評估無法開刀治療之患者,因此若有出現相似徵狀,需與主治醫師討論評估其可行性,方能執行手術。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