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32歲的唐先生,是1名電子業工程師,由於工作繁忙且時常加班,平日裡大多選擇速食來解決工作日的三餐,週末也常與朋友相約聚餐飲酒。身高170的他,體態看起來也不算太胖,也沒有什麼肚子,這樣的狀態讓他認為自己的體質好像很好,愛吃高熱量食物也不用擔心自己體型太過走鐘。
肝炎、肝硬化、肝癌「肝病三部曲」 脂肪肝也是重要警訊
日前他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健康檢查,當檢查結束解說醫師與他做面對面解說報告,從BMI指數看起,數值為26已超出正常範圍,屬於體位過重。再往血液檢驗報告看起肝膽酵素、尿酸皆已超出標準值;血脂相關檢驗更是直接呈現一片滿江紅(膽固醇、三酸甘油脂、高密度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最後看到腹部超音波檢查肝臟更是呈現白茫茫的一片,並已達到重度脂肪肝的程度。醫師當場警告若不立即改善飲食型態,將有很大的機率走向「肝病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
▲超音波檢查下的重度脂肪肝,肝臟呈現白茫茫的一片,因受脂肪影響無法穿透至深部,導致無法完全看清。(圖/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提供)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梁程超副院長解釋形成脂肪肝的常見原因,有肥胖、高血脂、過度飲酒、糖尿病控制不良等,當脂肪(主要是三酸甘油脂)超過肝臟5%以上時,就稱為「脂肪肝」。尤其因為脂肪肝沒有症狀,無法自我察覺,大多因健康檢查意外發現。脂肪肝雖看似有了也不痛不癢,但若放任不管,使嚴重程度繼續加深,後續可能因肝臟長期發炎而導致肝硬化,甚至最終罹患肝癌。
國人罹患肝癌主因為B、C型肝炎 但約有2成是脂肪肝所引起
目前脂肪肝是我國僅次於B、C型肝炎的肝病,隨著國人飲食習慣西化,衛福部健保署統計,2018年有16.8萬人就醫確診已罹患脂肪肝。根據107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有75.7%肝癌是由B、C型肝炎所引起的,然約有2成肝癌,並非罹患B、C肝炎,而是由其他原因如酒精性肝病、黃麴毒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所引起。
梁程超醫師提醒民眾,過往國人罹患肝癌的主因為B、C型肝炎控制不佳所導致,近年藥物在治療C型肝炎上有很大的進展,而部分B型肝炎患者只需依照醫師囑咐按時服藥就可獲得不錯的控制,進而減少肝癌的發生,也讓肝癌成功從國病稱號下架。
但千萬別因脂肪肝發展成肝硬化及肝癌的機率不大就輕忽,因為治療脂肪肝目前沒有很有效藥物。建議民眾應落實均衡飲食(減少糖、精緻澱粉及酒精的攝取)、規律運動及控制健康體位,與脂肪肝說NO,遠離發生肝癌的可能!也呼籲民眾愛護心肝應定期安排健康檢查,除了血液檢查,肝臟超音波是觀察肝臟健康狀態最簡單快速的方法。
延伸閱讀
-
6旬男肝癌反覆復發抗戰30年! 醫曝:控制肝癌3關鍵
癌症新知 / 肝癌3147現年60歲的林先生(化名),在30歲時確診早期肝癌,當時以手術切除肝臟腫瘤,卻在2年後復發,接續數次肝動脈內化療,控制長達10年仍再度復發。林先生選擇勇敢對抗肝癌,在醫師建議下,持續接受局部燒灼、化學栓塞、標靶藥物等治療。至今30年過去,林先生目前的病況控制良好。 -
國人脂肪肝問題嚴重!這些不良生活習慣 恐增肝癌風險
癌症新知 / 肝癌1536今(28)日為世界肝炎日,為響應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年主題「Bringing hepatitis care closer to you (讓肝炎照護更貼近您)」,國民健康署提健康體位的4大訣竅,呼籲民眾維持良好生活習慣,遠離脂肪肝,向肝癌說掰掰。 -
肝基會號召全台16家醫院免費腹超! 最新篩檢結果出爐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1369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以下簡稱肝基會)今年結合世界肝炎日,號召全台16家醫療院所,動員近60位肝膽腸胃專科醫師與400多位護理人員與志工群,於 7月24日上午為40歲以上民眾舉辦大規模免費腹部超音波肝癌篩檢,短短3小時共有3,205人接受檢查,其中2,654人發現異常,有82人疑似肝癌或性質不明肝腫瘤,而6人有肝硬化,另外值得注意的是1,833人有脂肪肝 比率高達57.2 %。肝基會呼籲,有B、C型肝炎帶原者至少每半年接受1次腹超檢查,也建議年滿40歲以上民眾,每年都應該做篩檢,以免錯過最佳治病時間。 -
健保放寬限制!9月起這專科醫師 也可開B肝藥物處方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1388中央健康保險署今(19)日公告,自9月1日起,放寬口服B肝抗病毒藥物處方醫師限制,未來「風濕免疫科專科醫師 」可以在照會消化系專科醫師後,開立藥方。此外,包括用於延遲妊娠婦女迫切早產之含atosiban成分藥品、收載安胎及治療「不具症狀性脾腫大之成人真性紅血球增多症(PV)」等新藥於9月將納入健保給付,預計有多人可受惠。 -
30歲高管輕忽三高竟釀肝癌! 「肝包油」恐增肝癌風險
癌症新知 / 肝癌7101童綜合醫院一般外科及移植外科副主任暨肝癌治療團隊召集人薛冠群醫師表示,臨床上未有B、C肝卻罹患肝癌的患者已超過三成。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就是急需關注的問題之一,而這類患者如同上述陳先生,大多年輕,也常併有三高等代謝症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