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近日境外移入多是無症狀或輕症,但北市發生多起專責病房之醫護人員染疫的情形,令人憂心。北市職業工會表示,有夥伴透露部分民眾「將病房當飯店」、「護理師當服務生」,擅自訂外送,甚至自已關閉負壓隔離病房的抽風設備,恐製造院內感染的危險。
指揮中心:擅關通風設備 將依《傳染病防治法》開罰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依照《傳染病防治法》之條文,病人須配合治療義務,如擅自關閉排氣設備,將開罰3千至1萬5千元;如擅自跑到外面,將罰6萬到25萬元。指揮中心將向衛生局了解狀況,並依法開罰。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表示,在其中1間醫院工作的工會夥伴回報,目前境外移入的確診個案多屬於無症狀或輕症,其中竟有部分民眾將病房當作飯店,甚至有擅自關閉病室內抽風設備的行為,已經造成醫療人員很大的恐慌與安全危機。
病人把專責病房當飯店 叫外送還要護理師拿進去
據工會會員反應,近期大量湧入的境外確診患者,確實已經造成工作人員相當大的壓力,因為縱使都是輕症,卻屢見有患者將病房視為飯店、將護理人員當作服務生,有人不斷抱怨網路連線問題,有人以線上訂餐平台訂購餐點不斷要求醫療人員幫忙領取,最令人擔憂的是,病室內的負壓或通風設備對於醫療人員的安全至關重要,卻有患者屢經規勸仍堅持自行將其關閉,不只提高暴露風險也增加醫護心理負擔。
我們可以理解,有部分返鄉民眾亦不願意造成醫院收容負擔,為了配合國家政策才接受住院隔離計畫。但對於當中少數誤解住院隔離意涵、不尊重醫療專業與體恤醫療人員辛勞,將脾氣發洩在醫護身上並且予取予求的住院確診者,我們嚴厲要求主管機關應拿出最大的魄力,成為醫護的後盾,而非一味要求醫療端要發揮愛心、耐心溝通。對於擅自關閉排風設施這樣的危險行為,我們更支持主管機關以傳染病防治法或醫療法妨礙醫療業務罪名查辦,保障醫療人員的安全。
工會慎重提醒 需確認排氣設備安全
現行措施下,要求歸國入境確診患者一律快速送往醫院隔離;醫院因此要額外準備更多病房空間,造成急性醫療資源的缺乏與急診病人更漫長的等候,更製造被隔離民眾與專責病房醫護之間的對立,讓雙方都陷入危險。截至目前,已有許多專家學者針對前述困境提出提前解隔方案或呼籲設立集中檢疫所,但工會也想額外慎重提醒,集中檢疫所或加強型防疫旅館皆應採取與輕症確診病房相當規格的通風排氣措施,方能確保工作人員的安全。
該間醫院的確診醫護人員,並不是第1個,恐怕也不會是最後1位。在如今Omicron疫情肆虐的當下,我們希望主政者在進行任何政策考量時,除了就社區安全、民眾信心與支持度等方面以外,亦能站在第1線人員的立場將心比心,而非不給軍餉卻呼籲醫護咬牙堅持,那麼恐怕我們很難一起走過這個艱難的冬日。
更多NOW健康報導
▸癌症時鐘又快轉11秒! 大腸癌連14年居10大癌症榜首
▸同樣是植牙價格為何落差大? 牙醫師告訴你關鍵4環節
延伸閱讀
-
本土+22902!死亡+16 最年輕50多歲2男其中1人打3劑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19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6)日宣布新增22,902例本土個案,270例境外移入,16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天新增死亡案例,年齡分布從90多歲至50多歲,皆有慢性疾病,另今天沒有新增兒童重症個案。 -
BNT兒童疫苗127萬劑本週到貨下週開打 防BA.5快接種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305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在今(15)日說明,BNT幼兒疫苗預計本週到貨127萬劑,待完成封緘檢驗後,預計下週即可開打。指揮官王必勝再次呼籲家長現在就可幫孩子打莫德納兒童疫苗,莫德納疫苗為打2劑、間隔4週即可再接著打。BNT疫苗則是要打3劑,且直至完成接種需要3個月。王必勝再次提醒現在打莫德納幼兒疫苗,在應付BA.5疫情時能夠有更高保護力。 -
本土Omicron BA.5添33例 羅一鈞示警:還會持續增加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5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公布國內新增121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BA.5確定病例,分別34例本土個案與87例境外移入。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Omicron BA.5個案新增33例,分布為北部22例、中部8例、南部3例,另有1例BA.4個案,且預期未來Omicron BA.5病例將逐漸增加。 -
本土+15596!死亡+22 男童打1劑疫苗確診MIS-C住院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39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5)日宣布新增15,596例本土個案,196例境外移入,22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兒童重症新增1例MIS-C個案,患者為6歲男童,目前仍在住院治療中,目前累計重症兒童是168名,其中MIS-C佔98例。
-
疫情間守護心理健康!安排休閒活動 可降低憂鬱症風險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245新冠肺炎肆虐全球,這2年多來疫情變化不斷,面對各種變異株來襲,民眾陷入擔憂及不安當中,面對看不見盡頭的疫情,該如何維持心理健康?根據1份2022年1月發布於《國際環境研究與公共健康期刊》的研究指出,新冠病毒疫情期間,持續參與休閒活動有助於降低罹患憂鬱症的風險,也能改善心理健康。